浸大交響樂團周年音樂會融合藝術與創新

2023年6月16日

2023DL_1389_Annual_Gala_Concert_edited_r 2023DL_1389_Annual_Gala_Concert_edited_r
浸大交響樂團周年音樂會上,澳洲電腦圖像藝術家兼音樂家Andrew Quinn先生為馬勒第四交響曲樂章《寧靜》的管弦樂演奏,製作實時視覺效果,呈現對天堂的獨特視角。

 

香港浸會大學交響樂團(浸大交響樂團)於6月15日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周年音樂會。約1,000名觀眾出席欣賞這場創新的表演,一起穿梭於時間、科技、電影、音樂、文字和電腦影像之間。

今年的音樂會透過一系列與生死概念密切相連的音樂和視覺元素,編織美麗天堂與人間的嶄新視野,以藝術探索詭異與華麗的想像。

音樂會的開場曲目是聖桑的《骷髏之舞》,由浸大交響樂團演奏這首魔幻又美妙的樂章,現場同步配以1922年美國導演達德利·墨菲創作的同名恐怖默劇。浸大計算機科學家利用其影像和圖像修復的專業知識,將嶄新人工智能科技應用於先進的復修系統,活化經典電影。

音樂會另一焦點,是來自澳洲的電腦圖像藝術家兼音樂家Andrew Quinn先生的創作。他為馬勒第四交響曲樂章《寧靜》的管弦樂演奏,製作實時視覺效果,呈現對天堂的獨特視角。

屢獲殊榮、才華洋溢的年輕鋼琴演奏家王致仁先生,在音樂會擔任演出嘉賓,演繹李斯特的《死之舞》。浸大交響樂團則聯同由浸大音樂學院學生所組成的混聲合唱團「浸大室樂合唱團」,合力演繹浦朗克的《光榮頌》。

音樂會透過採用人工智能和其他先進技術,融合藝術與創新科技,除了展現浸大學生音樂家的非凡造詣,還顯示大學致力啟發創意思維和追求藝術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