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1日
當歷史系副教授李建深博士剛開展藝術史和考古學研究時,他遇上了一個該領域不少學者均要面對的難題:怎樣可以接觸到他所研究的物品。由於古代文物和藝術品通常存放在遙遠的博物館,有的甚至分佈在不同城市,他必須長途跋涉出遊才可看到它們的真實面貌。
為了克服這些限制,李博士開始研究採用三維掃描和打印技術。
他表示:「我們通過採用創新三維掃描技術,重塑雕像和文物模型,方便研究人員察看、轉動,甚至觸摸文物,讓他們無需舟車勞頓,已能研究文物的具體特徵。」
利用三維模型傳遞知識
李博士很快便想到,創建文物的三維模型不僅僅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便利的方式獲取寶貴資料,在教學上亦能發揮很大作用。他帶領一個跨學科團隊,為20件中國古代文物進行三維掃描,並於網上展出,供大眾觀賞這些橫跨新石器時代至清朝的器物。
他說:「我們在網上展示文物模型,讓人們安坐家中就能認識浸大的研究項目、學習藝術史知識,以及欣賞中國文物。」
研究團隊亦運用三維打印技術,為兩件文物製作實體模型,作為教學用具,現已到訪超過30間中、小學,向逾1,000 名學生教授中國藝術史知識。李博士說:「對於青少年來說,能夠近距離觀看和觸摸實物模型,相比閱讀文字,令他們的學習體驗更豐富。」
電子教學平台呈現中國古畫新貌
李博士最近獲優質教育基金電子學習配套計劃撥款約460萬港幣,研發一個電子教學平台,展示中國古代畫作的模型。
他說:「我們的項目將結合藝術史研究結果與知識,建立電子教學平台,讓中、小學生認識中國古代畫作獨有的特色與手法。」他強調,培養學生學習中國歷史的興趣和欣賞藝術品的能力極為重要:「當我們參觀博物館時,若本身對藏品已有一定了解,更懂欣賞箇中精粹。」
李博士領導的團隊進行為期三年的研究項目,探討中國與西方繪畫藝術於空間表達上的差異和互動。西洋畫家在作品中採用固定焦點的透視法,以單一消失點為基礎;而中國畫家傳統上則使用動態多視角法,讓觀眾的視點在作品的空間不斷轉移。
但如何將畫作變成數碼化教學工具?研究團隊選取了五幅中國古畫,建立可自由轉動的三維模型與三維數據庫,當中包括卷軸、壁畫,以及受西洋畫透視法影響的作品。此外,團隊亦會開發一個線下學習平台,配合擴增實境應用程式,以混合教學模式授課。
李博士說:「用家可以親身體驗畫作的立體模型,並漫遊虛擬畫中空間,探索畫家不斷移動的視角。」
推動數碼人文學與跨學科研究
浸大研究團隊成員來自歷史學系、互動媒體系、視覺藝術院和圖書館數碼創新及研究部。研究團隊希望能夠將這項目的影響延伸至大學以外,提升香港市民的文化素養,以及促進數碼人文學研究的發展。
李博士說:「歷史研究與嶄新科技結合,可開拓研究歷史的新角度。我們亦希望傳遞知識,與大眾分享我們的新發現。全賴大學、社會科學院與學系的支持,以及各學科同事的通力合作,項目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