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中西醫協作 促進醫療發展

2023年10月31日

浸大和聯合醫務集團(聯合醫務)簽署備忘錄,合作研究中西醫協作模式,為未來中西醫結合治療提供科學數據支持並研發創新技術,為病人帶來最佳的臨床診斷與治療成效。

雙方將根據備忘錄推行「中西醫協作研究計劃」,透過研究中西醫療協作的效用和安全性,建立多個健康領域的臨床和轉化研究項目,包括腫瘤治療。計劃將探索通過中西醫會診,建立創新治療方案,並研究如何將中西醫藥協作科學化。

備忘錄由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和聯合醫務集團主席孫耀江醫生簽署,並邀得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到場見證。行政會議成員高永文醫生、立法會議員陳永光教授、浸大副校長(研究及拓展)暨研究院院長呂愛平教授、浸大暫任首席創新總監劉樂庭教授、浸大校長資深顧問薛永恒先生、浸大協理副校長(中醫藥發展)卞兆祥教授、聯合醫務集團聯席行政總裁孫文堅醫生、聯合醫務集團聯席行政總裁郭卓君女士及其他多位嘉賓亦出席了儀式。

孫東教授在儀式上致辭時表示,浸大在積極推動中醫藥發展和產學研協作,為香港市民提供優質中醫藥服務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這次與聯合醫務合作的研究計劃,將為日後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提供科學與技術數據及創新技術,加速中醫理論與現代生命科學知識融匯貫通,並為即將於2025年落成的香港首間中醫醫院的發展方向奠定基礎和指標。

衞炳江教授說,國家對中醫藥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浸大的科研成果體現了大學對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傳承和創新中醫藥、促進中醫藥標準化和國際化的貢獻。他又表示,這次合作能進一步加強在中醫藥研發、數據共享、標準化研究等方面發展,將對中醫藥高品質發展和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義。

「中西醫協作研究計劃」將會建立一套中西醫結合的臨床模式,有系統地了解病人如何從這種治療模式中受惠,並關注目前的局限,例如醫學化驗的需要和中西醫的互相轉介。研究結果可促進中西醫之間更緊密合作,從而改善治療效果。

研究計劃將聚焦於腫瘤科,以大腸癌為首個項目,研究利用中醫藥來減低癌症治療包括化療的副作用,並透過生物測試、研究識別和建立生物標記和參數,科學化地重點研究中醫藥對癌症治療的成效。

孫耀江醫生表示,中西醫協作的研究可以拓寬醫學的視野。是次臨床研究將於學術層面以外探索不同醫學體系的應用價值,為病患的福祉提供更多符合循證醫學的醫療選擇和更佳的治療效果。合作成果將有望令香港成為世界仿效的中西醫協作中心。

劉樂庭教授說,透過科學標準化的模式,浸大將開發、建立和評估協作診斷和治療的成效,並運用技術創新給予病患者提供更合適和準確的診斷治療,為中西醫藥協作帶到一個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