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30日
如果你從未經歷過失眠之苦,可算是十分幸運。失眠時那種輾轉反側、苦苦爭扎卻又無法入睡的痛苦,令很多人深感懊惱欲又苦無對策。作為一種常見但令人疲憊不堪的睡眠障礙,失眠對人的身心健康影響深遠,造成疲勞、注意力難以集中及免疫力下降等問題。
若你正被夜不能寐所困,中醫治療可能會為你帶來一線曙光,因為近年中醫治療失眠症的成效顯著,得到不少患者的正面反饋,逐漸成為一股熱潮。
浸大中醫藥學院助理講師周可奕中醫師指出,中醫治療失眠既有藥物,也有非藥物的方法。治療方式會因應每個人的體質和具體症狀而有所不同。
在中藥療法中,若失眠是由於心火旺盛或肝氣鬱滯所致,治療手段會以清肝為主,採用特定的中藥處方來調節體內平衡,當中包括「朱砂安神丸」、「龍膽瀉肝湯」、「黃連溫膽湯」和「保和丸」等。
然而,若失眠者屬於氣虛體質,則需滋補心神,寧心安神。常見的中藥方劑包括「六味地黃丸」配合「交泰丸」和「歸脾湯」,以及「安神定志丸」配搭「酸棗仁湯」等。受失眠困擾者可諮詢並按照中醫師建議,按病徵和體質差異採用合適的中藥方劑。
非藥物療法則包括針灸、拔罐、耳穴按壓、穴位埋線和頭皮推拿等。透過針灸、按摩特定的穴位,以調整體內氣血的平衡,從而改善失眠症狀。
「中醫治療的副作用較少,造成藥物依賴的風險也較低,且可以與現代醫學療法相輔相成。中醫治療的重點在於個人化的診治過程。對於失眠患者來說,症狀改善的速度因人而異。有人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見效,而有人則可能在一兩次治療後便有顯著改善。」周醫師強調。
她還提到,中風患者在病發後往往會因情緒抑鬱而失眠。透過針灸和中草藥,結合康復治療及日常症狀的治理,大多數患者在首次或第二次治療後,就能感受到睡眠質量的提升,並隨著時間持續改善。
「孩子也會失眠,我們有一種專門針對兒童的療法,名為小兒推拿。這是一種非侵入性的療法,不需要使用針刺,也不需要服用味苦的中藥,是服食傳統西藥以外的另一種選擇。小兒推拿可以治療失眠、咳嗽、過敏性鼻炎、腹瀉、便秘、普通感冒和濕疹等多種常見兒科疾病。對於孩子來說,這種方法更安全,也更容易接受。」周醫師補充道。
治療失眠往往需要多方面的綜合治療,養成健康的睡眠習慣,減壓和減少其他心理因素同樣重要。歸根結底,無論採用何種方法,最重要的是從失眠患者的最大利益出發。對於那些追求持續性睡眠質量改善和整體健康的人來說,中醫與認知療法的結合或許正是所需的靈丹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