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8日
趙博士藉着研究,致力推動綠色循環經濟,並促進環境長遠的復原能力。他說:「我希望科研能夠為世界帶來可持續發展,同時亦毋須犧牲環境。團隊目前正研究將廢物轉化為化學品、材料和能源的技術,以取代化石資源。」
趙博士在生物質資源利用方面取得一系列技術突破,包括研發出以黏土製成的催化劑,有效將塑膠廢棄物轉化成燃油,產油率更由五成提高至八成。同時,該新型催化劑還可以將熱解溫度由原來的攝氏800至1,000度降至攝氏400至450度,顯著減少能源消耗與成本,並且與傳統的塑膠垃圾焚燒處理相比,能降低碳排放逾50%。
此外,趙博士也促進了運用生物質製造氫氣的技術發展。氫氣一般被視為綠色能源,但生產過程費用昂貴。為了降低綠色氫氣的生產成本,趙博士與其團隊開發出一組嶄新催化反應體系,能夠將廚餘、塑膠廢棄物等乾濕廢物轉化成氫氣。該技術簡化了反應過程,因而大幅減少運作成本,亦為都市固體廢物管理和減碳提供了解決方案。
為推動環境保育,趙博士不遺餘力地投入研究工作,在同儕評審的學術期刊發表逾90篇論文。根據期刊排名指數CiteScore Percentile,刊登過他論文的期刊當中,有七成屬於全球排名首10%。另外,趙博士又為香港特區政府提供有關廢水和固體廢棄物處理的專家意見和報告。
過去五年,趙博士獲得共超過2,000萬港元的研究資助,包括一個轉化都市固體廢物為氫氣的研究項目,獲2023年度港鐵研究資助計劃撥款130萬港元,也是浸大首位獲該計劃資助的學者,有助推動潔淨能源和可持續綠色交通的發展。
趙博士最近獲浸大頒發「校長教研人員傑出表現獎-傑出新晉研究學者獎」,他謙虛地感謝團隊,讚揚他們齊心協力,對環境催化研究貢獻良多。最後,他特別提到自己的理想:「透過研究,我希望繼續為守護環境盡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