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水墨與性別議題相遇

2024年3月28日

浸大創意藝術學院旗下視覺藝術院連續第二年成為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的文化合作夥伴之一,除了在3月26至30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設置專屬展覽攤位,還在浸大啟德校園,舉辦巴塞爾藝術展的平行展覽,展期至4月10日。

該平行展覽名為「墨夬:性別鏡像」,由視覺藝術院研究助理教授汪一舟博士郭漪霆博士負責策展和統籌。展覽探討能否以傳統顛覆傳統、當水墨與性別議題相遇會產生什麼激盪,以及如何通過性別的視角介入中國水墨藝術的傳統。

中國藝術史學者汪博士策展是次展覽,透過女性水墨藝術家彭薇與六名視覺藝術院藝術家的多媒介藝術作品,回應以上議題。彭薇現居北京,是浸大創意研究院2023-24傑出訪問學者,而六名視覺藝術院藝術家包括:副教授劉澤光博士王鈴蓁博士、校友廖綺琦、博士研究生劉欣怡,以及本科生梁芷榕和黃舜愉。參展藝術家藉着精心創作的多媒介作品,將各自對性別議題的回應,融入長期由男性主導的中國書畫水墨藝術中。

流動性與雙重性

劉澤光博士的裝置作品顛覆傳統的表達方式,隱含着非凡氣質,發人深省。劉博士採用半透明、容易起皺的絹本作為媒介,巧妙地將香港首位勇奪奧運金牌的滑浪風帆運動員李麗珊的輪廓,與《洛神賦》的書法重疊在一起。他的作品既呼應詩中歌頌的中國古代女性美,又襯托出「風之后」李麗珊的當代女性魅力,令人既動容又驚歎。劉博士特意避免將作品裝裱,而是將它從天花板懸掛下來,隨風擺動,為作品增添流動性。

「這件作品沒有畫框,名副其實『在空中漂浮』,像風和水一般流動。觀眾細心觀看,會發現書法中每個字的顏色、亮度和字體大小都有輕微差異。這些元素加強了作品形體和訊息的雙重意義。」作為藝術史學家和藝術家,劉博士強調建立藝術基礎極為重要,以免觀眾忘記藝術的基本技巧!

光與影

另一件從天花板垂懸下來、位置靠近牆邊的作品,是由王鈴蓁博士創作的玻璃裝置《爅》。光影交錯下,作品形態美不勝收,一經細看,則發現每組裝置均由「男」和「女」兩個漢字組成。王博士表示,漢字「她」是在百年前才被創造出來,並正式收錄到字典,而大部分以「女」字作為部首的漢字,都帶有負面含意,例如輔以「干」組成「奸」、「夭」組成「妖」等等。王博士在作品中巧妙地將這些字的不同組合掛在牆上,讓觀眾自行解讀。

王博士說:「自古,女性往往被認為依賴男性,亦活在男性的陰影下。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夠喚醒人們對這些定型觀念的認知,並盡一分力阻止成見延續下去。採用玻璃作為媒介亦有其象徵意義,因為它既脆弱又堅強,符合女性的精神。」

脆弱與堅強

「脆弱與堅強」用於描述視覺藝術院本科生黃舜愉,可說是貼切不過。舜愉的作品《826B》描繪她的父親於截癱後躺在灰色布料上,被病患升降機吊起的畫面。舜愉父親去年因意外導致脊髓嚴重受傷,入住編號為826B的醫院病房。舜愉是家中獨生女,現在成為父親的照顧者,親眼見證原為家庭經濟支柱的父親,如今流露出脆弱如孩子般的一面。她深受啟發,遂於作品中融入對中國文化價值觀、孝道的反思,並探討在疾病和殘障中呈現的男子氣概。

有其父必有其女,舜愉和父親都保持正面樂觀的態度,展現出了非凡的抗逆力。舜愉父親認為女兒在作品中描繪的自己相當「搞笑」。舜愉說:「人們可能覺得我們的經歷很悲傷,但當中亦可以發掘出很多『小温暖』。儘管我爸爸可能無法再次行走,但這絕不代表我們的世界完了。」

反思與變化

郭漪霆博士擔任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2024文化合作夥伴協調人,她向來支持女性藝術家。「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將全力支持我們建立一個平台,表揚勇於突破的女性。他們希望引發這些重要的對話,並讓我們的學生看到藝術可以是前衛、多元和包容的。歸根結底,藝術創作的理念不一定與媒介有關,而是關乎我們如何理解創意實踐作為文化的一部分。」

汪一舟博士自2022年開始計劃是次平行展覽。浸大去年是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的大學合作夥伴之一,今年再次受邀參展,並舉辦平行展覽,見證了浸大藝術家、學者、學生和校友的卓越成就。汪一舟博士說:「參展藝術家來自內地和香港,作品借用、反思與改變了中國水墨藝術和文化的概念,突破當代水墨藝術的邊界,並動搖中國固有性別觀念。4 月下旬,視覺藝術院將於深圳美術館舉辦展覽,參與 2024 年深港澳數字設計三城展的香港展區與2024 年深圳設計周。屆時浸大師生將會運用數碼科技和人工智能進行藝術創作。我們可以期待在此展覽中看到傳統藝術模式遇上人工智能和數碼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