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銘鴻:將失敗轉化為成功的動力

2024年10月31日

人生如同一場比賽,有贏亦有輸。失敗是人生必經之路,甚或是一種勝利,因為我們從失敗中所學到的往往比成功更多。

計算機科學系校友蕭銘鴻的創業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卻能以堅持不懈的態度面對得失,最終寫下成功故事。他本是上班族,卻毅然放下穩定的工作,成立初創公司 ,提供防盜解決方案,該公司現今已成為防盜系統的先驅。

 

創新求進

銘鴻認為人生如同一場持續的比賽,勝負乃兵家常事,因此對創業初期遇到的挫折處之泰然,反而將之轉化為改進的動力。他意識到創新才是突圍之道,於是擴展業務至零售防盜方案,率先將智能手機開放式銷售模式引入香港市場,從此改變了人們購買智能手機的體驗。

銘鴻覺得即使是一些微小的成就也值得慶祝,因為「做到十件小事,跟完成一件大事同樣重要。」透過訂立定期目標來實現長遠的商業計劃,一步一步邁向理想。2009 年,銘鴻的公司在香港引入開放式銷售系統,至今已為超過1,000家零售商店建立商品智能防盜系統。該公司近年來拓展人流統計方案的業務,助各行各業提升營運效率。

 

學習人生「大數據」造就成功

過去數年來,疫情為全球企業帶來重大影響,不過銘鴻的公司在逆境中展現出色的應變能力,將人流統計方案應用於場地人數監測,協助零售商、學校和不同機構實行社交距離措施,從而保障公眾健康。

對銘鴻來說,成功的關鍵在於把握機遇,隨時裝備自己,發揮自身優勢。他將大大小小的成敗視為寶貴的經驗,這些經驗豐富了他人生的「大數據」,讓他累積知識和智慧。

銘鴻認為,在浸大修讀計算機科學,讓他體會到現今世界瞬息萬變,因此科技應用尤其重要。他相信,要充分利用數碼工具,人是社會最重要的資產。為培育未來人才,他曾資助浸大學生參加柏克萊創業體驗營,學習創業和創新技巧。此外,他不時與浸大學生分享自己的創業歷程和經驗,啟發他們要樹立理想和把握機遇,實現事業抱負。

年輕人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社會才會繼續進步。熱愛足球的銘鴻以自己「屢敗屢戰」的經歷,鼓勵師弟師妹在人生中要踢出「堅毅的一球」以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