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
張晗教授於今年初出任浸大工商管理學院院長一職,憑藉其高瞻遠矚的領導才能,帶領工商管理學院踏上發展與合作的新篇章。張晗教授更以其卓越的學術資歷和豐富的全球經驗,不僅為工商管理學院注入策略思維,更帶來了創新的力量。
履新之初,張教授便前往珠海和廣州,與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面,這給他留下了難忘的第一印象。張教授說:「校友們對學院的熱情令我深受感動,他們所展現的年輕、活力、承擔,以及那份代表着無限潛力與機會的精神,正是我們學院的文化縮影。」
張教授是資訊系統領域的傑出學者,曾任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cheller商學院史蒂文 · A · 丹寧科技與管理講座教授,並擔任丹寧科技與管理項目的學術主任。張教授加盟浸大後,重新聚焦亞洲區,運籌帷幄的他冀能創造更富意義的影響力。「香港是世界上最美麗、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它本身就是充滿了可能性。」他說:「我們的商學院位處大灣區,地理位置優越,是連結各方面人才、塑造商業教育未來的好機會。」
推動跨學科卓越發展
張教授的首要任務之一,是透過推出獨特的旗艦課程來提升商學院的品牌,將與傳理學院合作開展的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課程就是最佳例子。「在數字與人工智能時代,這個課程將着重於社交媒體、人工智能與傳訊方面」張教授解釋道。「這個跨學科的EMBA課程將提供一個動態的全新的EMBA教育方式,為高管們配備在不斷變化的全球環境中導航和領導所需的實用技能和知識。」
此外,他亦推動與內地院校合作拓展工商管理博士(DBA)課程,並籌劃推出與「AI與商業」相關的修課式研究生課程(TPG)。「我們的資訊系統師資團隊可能規模較小,但這一新舉措將使我們在將AI融入商業教育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他補充說。
跨學科教育也是張教授的重要願景之一。他讚揚浸大致力推動七個跨學科第二主修課程(TSM)的發展方向,並自豪地表示商學院將會推出「創業與創新管理」第二主修課程,同時也在其他六個第二主修課程中扮演關鍵的角色。
建立多元研究生態圈
張教授對研究同樣充滿熱誠。憑藉成功創辦「信息管理中國夏季研討會」的經驗,他銳意在浸大培養出蓬勃的研究生態圈。他的計劃包括推出研究獎、內部研討會,並善用研究中心,促進高影響力的跨學科項目發展。
他表示:「我將會與領導團隊合作制定和推行一些策略,以協助教職員實現其個人事業目標,以及在研究評審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對於學院和大學而言是達至成功的關鍵。」
從運動中悟出領導哲學
談到領導哲學,他奉行「僕人式領導」的理念,主張領導者的角色是成就他人、激勵團隊。「當同事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視時,他們自然會全力以赴、追求共同成功。」這種精神支持他努力在學院內建立一個同儕互助的社群。
在學術界之外,張教授對體育運動的熱情,尤其是他20年來對NBA球隊聖安東尼奧馬刺(San Antonio Spurs)的支持,也啟發出他的領導風格。「2014年奪冠的那支馬刺隊,證明了每位隊員都非常重要。這也合乎我對商學院的看法──我們一起贏,也一起面對挑戰。」他相信,團隊的共同努力將推動學院邁向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