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時代中的紙藝術

2025年3月31日

6-ArtBasel-1 6-ArtBasel-1
視覺藝術院在校園舉辦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2025平行展覽「紙象」。

 

隨着數碼科技應用,紙的傳統功能似乎逐漸被取代。浸大創意藝術學院轄下的視覺藝術院舉辦名為「紙象」的展覽,透過現代藝術紙本作品,冀重新喚起人們與紙的連結。

展覽由3月20至4月9日於浸大校園的顧明均展覽廳舉行,是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2025的平行展覽。視覺藝術院連續第三年成為該國際知名藝術展的文化合作夥伴之一,並於3月28至30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展會上設立浸大專屬展覽攤位。

「紙象」由視覺藝術院研究助理教授汪一舟博士和校友楊桐小姐共同策展,聚集15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當代藝術家,包括八位浸大教員和校友,展出他們以紙創作的藝術作品。

策展人認為紙是一種靈活又便宜的物料,不僅廣泛用於日常生活,同時承載着深厚的文化與精神意義。展覽深入探討紙的不同面貌,並以紙的物質性為中心,引發跨文化與跨歷史對話,從而啟發新思維,鼓勵觀眾重新與紙所承載的文化、知識和精神意義連結起來。

參展的藝術家選用廁紙、白紙、收據、紙祭品等材料,創作出多感官媒體裝置、繪畫裝置、水墨紙本、紙漿雕塑、裝置藝術、影像與多媒體裝置等作品。這些創作將紙張變為立體和有情感的「紙象」,與紙張原本簡單而單純的形式互相呼應和對比,藉此喚起觀眾對紙最初的感知與記憶,以及他們與紙所承載的個人或集體故事的深層聯繫。

除了平行展覽之外,浸大在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2025期間,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藝群匯集」舉辦兩場座談會,由「紙象」參展藝術家與浸大代表分別就主題「沉浸式體驗的未來」和「紙的變相」分享見解,並在浸大校園舉行藝術家講座,探討紙在當代藝術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