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19年5月22日
鑑於臨床數據顯示針炙雖然對減輕體重作用顯著,但對舒緩中央肥胖的資料相對不足,因此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招募合資格巿民參與臨床研究,以聚焦探討針灸改善中央肥胖的成效。
成年男性的腰圍超過90厘米、女性超過80厘米,而身高體重指數(BMI)達25或以上,均屬高風險的中央肥胖,有機會衍生多種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中風及癌症等,其潛在的健康風險不容忽視。
中醫藥學院於2015年進行的臨床研究發現,經過八星期的針灸治療後,參加者的體重平均降低2.47公斤,即約5.4磅。為進一步探討針炙對減輕中央肥胖的效用,中醫藥學院最近獲衛生及福利局撥款進行另一項臨床研究,招募168名合資格的成年人士參與。參加者將隨機分成兩組,其中一組連續八星期、每星期接受兩次針灸治療,即合共16次治療後,再觀察八星期。觀察期後,研究員會量度體重數據及進行跟進評估。
負責研究的研究助理教授鍾麗丹博士表示,從中醫角度肥胖可分成多種類型,當中「胃熱滯脾」、「痰濕內盛」、「脾虛不運」及「脾腎陽虛」,皆適合透過針灸減肥。她補充,中央肥胖的針灸穴道與全身減重不同,主要針對腹部及雙下肢等十多個穴道。
鍾博士表示,今次研究的參加者須要配合一定要求,包括年齡介乎18至65歲、符合中央肥胖的定義,而且在過去三個月內未曾接受藥物或非藥物體重控制治療,例如使用中、西減肥藥、接受營養師飲食指導等。參加者可獲安排在浸大轄下多間中醫藥診所接受治療,包括太子、九龍塘、尖沙咀及上環等。
有意參加者可以在辦公時間內聯絡中醫藥學院,電話:3411 6501及電郵 : weightcontrol@project.hkbu.edu.hk。
-完-
傳媒查詢:浸大傳訊公關處黃錦佳(3411 7964 / hkbunews@hkbu.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