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交響樂團周年音樂會 古典及爵士樂手傾力演出

星期五, 2021年7月09日

 

香港浸會大學交響樂團(浸大交響樂團)周年音樂會將於7月16日(星期五)晚上八時於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公演。

 

樂團總監兼浸大音樂系系主任潘明倫教授將擔任指揮,與著名鋼琴手雷柏熹先生、低音大提琴手龍小飛先生、爵士鼓手黃彥康先生、笙演奏家魏慎甫先生和二胡演奏家朱芸編先生呈獻從古典樂到爵士樂的音樂世界。

 

音樂會演出曲目包括文佳良的《冬獵》(由蕭迪淵編曲)﹔黃海懷、貝多芬和BanYa的《賽馬》與貝多芬病毒(由朱芸編編曲)﹔波林的室樂團及爵士鋼琴三重奏組曲︰IV. 活潑的詠嘆調和V. 閃亮的﹔拉赫曼尼諾夫的E小調第二交響曲,作品編號27,IV. 活潑的快板─慢板─速度如前﹔莫利克奈的《星光伴我心》﹔以及久石讓的《龍貓》。

 

公眾如有意觀賞演出,可即日起到香港文化中心詢問處索取免費門票,每人最多索取兩張門票,先到先得。演出詳情可致電3411 5153向浸大音樂系查詢。

 

演出者簡介︰

 

鋼琴手雷柏熹先生

雷柏熹先生是本地鋼琴手、作曲家、編曲家和監製,創作屢獲殊榮。2021年3月,雷柏熹奪得馬文漢立許國際作曲比賽大獎(爵士組)。他亦屢次與外地爵士樂團合作演出其原創作品,曾分別獲台北爵士大樂團及日本京都作曲家爵士大樂團邀請擔任客席指揮及鋼琴手,先後於嘉義國際管樂節及大阪巿演出。他的樂團「雷柏熹爵士大樂團」於2019年與紐約色士風大師Will Vinson攜手為香港爵士馬拉松作開幕演出。

 

雷先生亦活躍於電影配樂和流行音樂創作,曾為《懸紅》、《喜歡你》和《追龍》等電影配樂,並且經常與本地樂隊RubberBand合作。

 

低音大提琴手龍小飛先生

龍小飛先生是加拿大蒙特利爾的低音大提琴手。自2000年移居香港以來,他一直是亞洲最受歡迎的低音大提琴手之一,擅於演奏爵士低音大提琴和電貝斯。他對不同地區和風格的音樂均相當熟悉,包括從搖滾樂至經典的爵士樂曲、卡納提克音樂(南印度的古典音樂)至非洲音樂、放克音樂至拉丁音樂,以及獨奏至樂團音樂。

 

他活躍於錄音室,曾灌錄數百張鐳射唱片,專輯《藍月亮》自2014年底發行以來一直暢銷。他亦常隨本地和國際音樂家巡迴演出,曾於香港歌手張學友的世界巡迴演唱會演出146場次,觀眾達280萬人次。

 

爵士鼓手黃彥康先生

本地鼓手黃彥康先生在美國長大,畢業於伯克利音樂學院。他是一位才華洋溢的音樂家,能靈活地因應不同類別的音樂風格與不同樂手合作。他曾在全球多個大型場館和音樂節演出,包括溫布萊體育館、皮禮士利故居雅園的酒店劇場、東京爵士音樂節和香港國際爵士音樂節。

 

除擔任獨立樂隊Nowhere Boys的鼓手,黃先生亦帶領前衛爵士樂隊Wong Way Down表演充滿節奏感和活力的原創爵士音樂。

 

笙演奏家魏慎甫先生

生於台灣桃園的香港中樂團笙演奏家魏慎甫先生,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他在學期間屢獲殊榮,包括台灣音樂比賽特優第一名和兩廳院演奏廳新秀,並獲桃園市頒發「桃園之光」獎項。

 

魏先生演出經驗豐富,他於2018年在台灣舉辦個人音樂會,並於2015 年獲選為國際青年大使,代表台灣前往歐洲和非洲進行多國參訪演出,甚獲好評。

 

二胡演奏家朱芸編先生

生於香港的朱芸編先生是屢獲殊榮的國際二胡演奏家,他同時從事電影配樂。他於2015年10月獲邀為國家主席習近平和英國劍橋公爵威廉王子演奏二胡,並在2016年7月再獲威廉王子邀請,為其私人宴會演奏二胡。

 

朱先生七歲時在父親薰陶下學習二胡、高胡和板胡,並於十一歲時連奪香港校際音樂節二胡、高胡和板胡三項深造組冠軍。

 

樂團指揮潘明倫教授

潘明倫教授是浸大交響樂團及香港巴羅克室樂團音樂總監及指揮。他曾任美國伊凡斯維爾巴赫古樂團音樂總監、意大利羅馬歌劇節副指揮,以及英國哈拉克斯頓音樂節藝術總監。他曾為不少樂團擔任客席指揮,包括俄羅斯、捷克、美國、德國及香港的交響樂團及愛樂樂團。

 

浸大交響樂團

浸大交響樂團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樂團之一,由浸大的音樂精英組成。樂團每年呈獻不同類型的合奏和協奏音樂會,演出曲目廣泛,涵蓋浪漫時期傑作與二十世紀經典,以至當代作曲家的新作品。樂團經常與著名演奏家合作,如李傳韻、羅拉費琪、廖昌永、莫華倫、五嶋龍、黃蒙拉、朱丹、利斯特沙、藍絲瑪、妮歌卡貝爾、邁雅詩、大茂繪里子、張立萍和安祖‧馮‧奧縈等,演出屢獲好評。

 

- 完 – 

浸大交響樂團周年音樂會將於7月16日於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公演。 浸大交響樂團周年音樂會將於7月16日於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公演。
浸大交響樂團周年音樂會將於7月16日於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