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會大學就《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的回應

星期三,2023年2月22日

 

對於財政預算案建議向中醫藥發展基金撥款5億元,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認為能夠進一步強化中醫藥的人才培訓、臨床研究和行業的策略性發展,有助推動本港中醫藥科技化、普及化和標準化,確立中醫藥在現代化醫療體系的重要性。在政府大力推動中醫藥發展下,由浸大負責營運的本港首間中醫醫院亦會於2025年落成及投入服務,屆時中醫藥在提升市民健康方面將會肩負更重要角色。

政府在財政預算案提出研究建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並預留30億元推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科技領域的基礎研究,用60億資助大學及科研機構設立主題研究院以轉化研究成果和生命健康科技研發等。衞教授就政府對創科發展的大力支持及承擔感到鼓舞,認為建議有助本地大學、科研人員及創科業界進一步在這些科學領域發揮優勢。浸大一直重點發展藝術科技、人工智能、中醫藥、藥物研發、生物醫學等,有關措施將能提升大學以至其他研究機構的科研實力,轉化研究成果。

另外,預算案提出引進來自內地及世界各地的創科領軍人才、科研團隊和企業,促進跨領域的科研合作等,並推行「專利盒」稅務優惠,為通過研發活動而產生的合資格專利,提供稅務寬減。衞教授認為這些措施有助本地創科人員及企業物色交流及合作機會,吸引有志於創科的研發人員創造新知識及投資,並將科研成果應用在生活上,令社會受惠。

財政預算案提出撥款2,000萬元以舉辦「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並為「創意智優計劃」注資5億元鼓勵更多具創意及文化底蘊的跨界別、跨領域合作項目。 衞教授表示,浸大素有創意搖籃之稱,多年來在電影、音樂、視覺藝術、創意媒體、文學創作等領域培育大量人才,持續為創意產業提供新動力。近年來,浸大亦憑藉在藝術和科學方面的獨有優勢,以跨學科手法融匯藝術與科學,創造嶄新的藝文體驗和作品,開拓藝術科技的新天地,更推出新的跨學科藝術科技課程,配合政府推動跨領域的創意及文化方向,培育未來的藝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