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會大學將與領先醫學專家及大灣區夥伴合作 提交新醫學院建議書

星期四,2024年12月12日

 

香港浸會大學(浸大)欣然宣布提交新醫學院建議書的戰略合作夥伴。此建議旨在應對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對醫學教育和醫療專業人員日益增長的需求,由浸大通過與全球領先的醫學專家和戰略夥伴的合作,力求創建一所世界一流的醫學院,並加強臨床培訓,促進研究和創新,將香港樹立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

繼11月份宣布有意因應政府邀請,就香港成立一所新醫學院提交建議書後,浸大與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一院)已建立戰略聯盟。中山一院及旗下醫院承諾將為新醫學院的課程和基礎設施規劃提供意見,並提供臨床培訓資源,包括但不限於提供不同專科的臨床教學和實習機會,以及共享臨床專業知識。同時,浸大和中山一院將在創新研發等領域進行戰略合作,共同構建醫學培訓及創新中心,以加深香港與大灣區在醫療服務體系和優秀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

浸大成立新醫學院籌備委員會(委員會),為建構新醫學院獻策及擬定落實計劃。委員會將由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作為召集人,並由聯席主席香港大學(港大)醫學院前院長李心平教授和澳門科技大學(澳科大)醫學院院長霍文遜教授領導。委員會的資深顧問及委員包括:前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陳智思博士,GBM, GBS, JP、中山一院院長肖海鵬教授、肝臟科國際權威黎青龍教授,以及其他知名專家。

衞教授表示:「浸大非常榮幸能夠邀請李教授和霍教授出任委員會的聯席主席。他們在創立醫院和醫學院的專業知識和領導能力,將對浸大實現成立新醫學院的目標有重大貢獻。同時,我亦向肖教授、李教授和霍教授的大力支持,熱切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緊密協作,表達誠摯的感謝。加上陳博士及黎教授等專家翹楚的加盟,浸大十分期待令人振奮的合作和具影響力的成果。隨著籌備工作的全面展開,我們將陸續宣布其他全球合作夥伴和國際顧問,並分享更多相關的發展計劃。」

李心平教授和霍文遜教授是全球知名的醫學領域先驅。李教授作為港大醫學院前院長,於任内帶領設立兩所(包括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在内)與港大醫學院有關聯的新醫院。李教授現為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腸胃病學系榮休教授。霍文遜教授則為著名的外科醫生和學者,現任澳科大醫學院創院院長、世界華人醫師協會會長。他是近四十年來在香港和澳門地區唯一有經驗領導創建醫學院、開設內外全科醫學學士學位的人士。

透過與戰略聯盟夥伴的合作及委員會頂尖專家的支持,浸大將把創新的醫療教學、全面的臨床培訓和尖端的研發融合成爲獨特的醫療系統平台,務求對香港、粵港澳大灣區、以至國家整體醫療體系的策略性發展等作出貢獻。

 

------------
關於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中山一院)

始建於1910年,現為“輔導類”綜合類國家醫學中心創建單位、國家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試點醫院、國家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國家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醫院等,也是廣東省首批高水準醫院重點建設單位和廣東國際精準醫學中心建設單位,綜合實力華南第一。醫院擁有5個國家重點學科、36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為中山大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和臨床醫學進入ESI全球前0.5‰做出重要貢獻。醫院持續推進高品質發展,致力於建成疑難重症診治和災難醫學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醫學精英人才培養中心等,成為具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國家醫學中心。中山一院是中國精英教學醫院聯盟成員之一(華南唯一一家),在醫學教育、國際合作、科技創新領域引領國內,譬如是歐洲醫學教育聯盟(AMEE)中國區辦公室所在地,榮獲2023年ASPIRE to Excellence大獎(大陸第一家),擁有AMEE認證國際化師資335人,與哈佛MGB/DFCI合作學科建設,與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共建健康老齡研究院,與UC Berkeley合作AI與機器人外科等。中山一院是首批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範中心、國家首批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示範基地等,為全國各地的醫學院學生提供臨床培訓。

資料來源: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關於李心平教授

李心平教授是香港大學 (港大)醫學院前院長 (2008年8月至2013年7 月),現時是華盛頓大學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醫學院內科學系胃腸學部榮休教授。除了擔任籌備委員會聯席主席外,李教授亦為委員會的發言人。

李教授先後在1970年及1980年於香港大學醫學院取得內外全科醫學士及醫學博士學位,並於1978年取得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他亦是澳洲皇家內科醫學院、英國倫敦皇家內科醫學院、及美國腸胃科醫學院的院士;以及美國內科醫生協會和美國臨床診查學會的成員。

李教授曾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香港、紐西蘭、澳洲、英國及美國展開臨床醫學及研究工作,曾出任多份重要學術期刊及多間研究資助機構的顧問,屢獲多項醫學界的國際殊榮。例如,李教授獲美國肝病研究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簡稱AASLD)頒發2010年傑出成就獎(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Award),以表揚他在肝病研究方面的出色貢獻,是首位亞洲學者獲得此項全球知名的榮譽。此外,作為一名傑出的腸胃科專科醫生,李心平教授亦獲得美國腸胃科醫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簡稱ACG)頒發大師榮譽(Master award)。在回歸他的母校港大成為醫學院院長前,李教授於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教學醫院出任腸胃科部門主管達13年,並連續10年被評為「美國最佳醫生」。他在華盛頓大學開設的教學課程連續20年被評為所有臨床教學課程中的第一名。他熱衷於將多學科引入醫學教育。例如,他在任職港大期間創立了人文醫學中心和醫學倫理與法律研究中心。他在醫學學生、中醫學生和護理學生中引入了人體生物學、生理學和解剖學的跨學科和跨領域教與學方式,並教授藥劑學學生草藥的藥用特性。

 

關於霍文遜教授

霍文遜教授現為澳門科技大學(澳科大)醫學院院長、澳門科大醫院院長。霍教授於2019年一手成立澳科大醫學院,是港澳地區近四十多年唯一有經驗領導創立醫學院、開設內外全科醫學學士學位的醫生學者。

霍教授於1982年在香港大學完成醫學學位,畢業後獲任命於外科學系任教。他曾於國際頂尖的醫學期刊上發表多篇原創研究論文,並參與撰寫多部學術書籍,重點關注食道微創手術。

霍教授亦同時擔任尚至醫療集團主席,尚至醫療集團是香港最大規模的私人專科醫療集團之一。此外,霍教授也是多家生物技術公司的董事長和董事,多個基金會、專業委員會和醫學協會的執行董事。

霍教授為現任世界華人醫師協會會長。2024年,霍教授被聯合國訓研所(UNITAR)任命為全球公平薪酬憲章(Global fair pay charter) 中國大使,並受命在大灣區組建綜合醫學模擬培訓中心,專門為聯合國提供醫學培訓給予南半球醫護人士。

2024年12月,霍教授榮獲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提名為第一屆國家傑出醫師100名人選之一。霍教授現時亦擔任粵港澳大灣區高等醫學教育規劃教材主編,協助設定適合大灣區一體化醫學教材。

作為澳門中葡國際醫學論壇主席,霍教授多年來致力於推動葡語國家與大灣區的醫學教育合作。為此,霍教授獲得布拉幹卡公爵 Duke of Braganca(前葡萄牙國王)和葡萄牙王室的認可,並於 2023 年被授予葡萄牙王室騎士大十字勳章 (Knight Grand Cross, Order of Merit, the Portuguese Royal House)。

香港浸會大學將與領先醫學專家及大灣區夥伴合作  提交新醫學院建議書 香港浸會大學將與領先醫學專家及大灣區夥伴合作  提交新醫學院建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