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與浸會醫院合作 並獲浸聯會及國際知名醫學教育家支持新醫學院計劃

星期二,2025年2月11日

浸大與浸會醫院合作 並獲浸聯會及國際知名醫學教育家支持新醫學院計劃 浸大與浸會醫院合作 並獲浸聯會及國際知名醫學教育家支持新醫學院計劃

 

香港浸會大學(浸大)就成立新醫學院的計劃,與香港浸信會醫院(浸會醫院)展開策略性合作。浸大亦獲得香港浸信會聯會(浸聯會)以及國際醫學教育家 Ronald M Harden 教授支持成立新醫學院。

根據是次策略性合作,如浸大申辦新醫學院的建議獲政府的籌備新醫學院工作組接納,浸會醫院將在過渡期間及後續作為主要的教學醫院之一。

籌備新醫學院工作組已於較早前表示,成功申辦醫學院的大學,將可利用由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管理的公立醫院作爲臨床教學基地。是次與浸會醫院的策略性合作,能讓浸大擬成立的醫學院學生同時在公營和私營醫院環境中獲取臨床經驗,是浸大醫學教育創新的重要元素。北部都會區綜合醫教研醫院預期於2034年落成啟用,在此之後浸大與浸會醫院的合作仍會繼續。

浸會醫院與浸聯會有著共同的會員,一直以來保持著緊密聯繫。浸會醫院是香港頂尖的醫療機構之一,提供以病人為本、廣泛涵蓋各種專科及附屬專科的綜合醫療服務。醫院目前擁有超過680張病床和逾2,100名員工,具備廣泛的臨床資源和專業知識。這次合作將為醫學生提供寶貴的臨床培訓機會,創造一個將理論知識與醫療實踐相結合的學習環境。

浸會醫院董事會主席何鏡煒博士表示:「我們對浸大提出的創新醫學教育方法感到振奮,並十分高興能夠合作,將我們的醫院作為新醫學院醫學生的教學機構之一。我們也將與其他相關機構探討不同的合作方式,務求在醫學研究領域中促進香港和大灣區的醫學發展。」

浸大亦很榮幸獲得浸聯會支持成立新醫學院。浸聯會成立於1938年,是一個致力於促進靈性成長、社區服務和全人健康的主要宗教團體。它支持各種教育和醫療倡議,彰顯其對於提高個人和社區生活質素的承諾。新醫學院致力提升香港市民的醫療水平,並透過推動研究改善人類健康;浸聯會支持浸大新醫學院的申請,完全符合其一直以來服務社會的使命。

浸聯會會長唐榮敏牧師表示:「我們對浸大的新醫學院建議感到興奮。建議旨在培訓具備中醫綜合知識的西醫,而鑑於60%至75%的香港、內地及亞洲地區人口均有使用中醫藥,培訓這類新一代醫生不僅將惠及香港和國家的病人,還將彌合中西醫之間的差異,是促進全球人類健康發展的重要一步。我們教會致力服務社會和人類,包括為能夠帶來全球性影響的醫療實踐作出貢獻。」

此外,浸大十分高興能與國世界知名的醫學教育家、相關領域的國際頂尖專家 Ronald M Harden 教授合作。Harden 教授於1975年始創出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SCE),是全球所有醫學機構均使用的評估工具。他曾擔任歐洲醫學教育學會(AMEE)的秘書長,並曾長期擔任《Medical Teacher》期刊的總編輯。

Harden 教授將擔任浸大在醫學課程發展方面的首席顧問,在優先考慮創新的同時,確保課程符合香港醫務委員會的標準。通過精心設計的課程,及以能力為本的教育和提供研究機會,浸大將創造出具吸引力和動態的教育體驗,為學生在醫學職業生涯取得成功做好準備,並鼓勵他們日後參與有重要意義的研究工作。該課程將培養出新一代具有創意的醫生和臨床科學家。

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強調:「和浸會醫院合作及取得浸聯會支持,對我們新醫學院的成功至關重要。擁有浸會醫院作為我們聯盟中的主要教學醫院之一,能讓醫學生獲得寶貴機會,同時在公營和私營醫療機構中獲取經驗。加上其他合作夥伴的豐富臨床資源、專業知識、頂尖設施、具規模的病人數目,以及對全人教育和服務的承諾,我們將能提供世界一流的醫學教育,不僅符合最高學術標準,還能為未來醫療專業人員灌輸道德和同理心等價值。我們將於短期內宣布新醫學院的研究計劃。」

浸大新醫學院籌備委員會聯席主席霍文遜教授及李心平教授表示:「我們與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及其南沙院區、浸會醫院以及其他夥伴的合作,讓浸大新醫學院可接觸近10,000張病床,為醫學教育和臨床研究提供寶貴的臨床資源。」

「通過利用合作夥伴的優勢,以及我們持續吸引全球頂尖專家的努力,浸大的新醫學院準備就緒,提供一個全面的全人醫學教育課程,同時強調學術卓越和實踐經驗。加上醫管局的醫院網絡,我們在醫學院成立之初,便能為醫學生提供充足的臨床資源。我們亦將具備龐大資源,用於臨床研究,與現有兩所醫學院攜手,將把香港和大灣區的醫學發展提升至新水平。」

霍教授及李教授亦表示:「我們亦十分高興與醫學教育先驅 Ronald Harden 教授合作,為籌備委員會在課程發展方面提供指導。我們計劃與現有兩所醫學院合作,跟進醫學生的培育和成長,共同努力在未來十年發展出最適合香港和國家的醫學教育。」

 

關於香港浸信會醫院(浸會醫院)

作為一所基督教醫院,浸會醫院抱著榮神益人的宗旨,以慈愛去服務有需要的人,尤其注重病人身、心、社、靈的需要,致力實踐「全人醫治‧榮神益人」的理念。浸會醫院的多個健康中心也一直為社區提供最高質素的服務和醫療。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是醫院其中一項的核心價值,透過提供免費健康檢查及支持社會上其他非牟利團體的慈善項目,以推廣健康教育及宣揚熱心公益,惠澤社群。經過多年積極擴展服務範圍及引入新科技,目前浸會醫院設有超過680張病床、30多個專科醫療中心及輔助醫療中心、24小時門診、骨科專科門診及其他專科門診等,員工逾 2,100名。

資料來源:摘錄自 https://www.hkbh.org.hk/about-us/about-hkbh/

關於香港浸信會聯會(浸聯會)

浸聯會的使命是「聯繫及服事香港眾浸信教會,秉承聖經教導,培育及裝備信徒,發揮屬靈恩賜,訓練時代工人,促進教會增長,廣傳福音直到地極;藉著教育、醫療與社會服務,服侍不同群體,見證神愛,榮耀主名。」

浸聯會過去多年堅持使命,整合出三個發展的重點。

  1. 聯合堂會:促成各堂會及各相關機構合作,引發協同效應。
  2. 傳承使命:配合堂會培育信徒、支援教牧及促進堂會增長。
  3. 胸懷普世:協助及鼓勵堂會拓展差傳佈道、服務社群行動。

資料來源:摘錄自

https://www.hkbaptist.org.hk/%e9%97%9c%e6%96%bc%e6%b5%b8%e8%81%af%e6%9c%83/%e4%bd%bf%e5%91%bd%e3%80%81%e7%b6%93%e8%a8%93/

關於Ronald M Harden教授

Ronald Harden (Professor, PhD, Author, OBE, MD, FRCP (GLAS.), FRCS (ED.), FRCPC) 畢業於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醫學院。他在全職從事醫學教育之前,完成了內分泌學的培訓並執業。

他是鄧迪大學醫學教育名譽教授、《Medical Teacher》期刊的主編,並曾擔任歐洲醫學教育學會(AMEE)的秘書長和財務主管。

Harden 教授在醫學教育領域提出了許多創新的理念,包括:

  • 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SCE),
  • SPICES 課程規劃模型,
  • 有效教學的 FAIR 原則,
  • 使用學生檔案進行評估,
  • 以結果為導向的三圈模型,
  • 最佳證據基礎醫學教育,
  • ASPIRE-to-Excellence 計劃。

他在頂級期刊上發表了超過 400 篇論文。他是《醫學教師實用指南》(現已刊出至第六版)和《Routledge 國際醫學教育手冊》的共同編輯。他亦是《醫學教師基本技能:醫學教育中的學習與教學入門》、《OSCE指南》和《醫學教師的八個角色》的共同作者。

​Harden 教授對醫學教育的卓越貢獻為他贏得了眾多國際獎項,包括:

  • 英女王頒發的大英帝國勳章,以表彰其對醫學教育的服務,
  • 美國國家醫學考試委員會頒發的 Hubbard 獎,
  • 卡羅林斯卡學院醫學教育研究獎,以表彰高質量的醫學教育研究,
  • 新加坡國立大學頒發的 MILES 獎,
  • AMEE Richard Farrow 金獎,
  • AMEE 終身成就獎,
  • 由美國華盛頓特區喬治城大學頒發的最高榮譽 Cura Personalis 獎。 他還獲得了 Gusi 和平獎,以表彰他對醫學教育的貢獻,以及鄧迪大學頒發的名譽法學博士學位。

資料來源:翻譯自 https://www.ronaldharden.org/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