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首次參加「中東國際發明展覽會」奪四金

星期二,2025年3月4日

 

香港浸會大學(浸大)首次參加於2月16日至19日在科威特舉行的「第15屆中東國際發明展覽會」,共奪得四項金獎。

「中東國際發明展覽會」由科威特科學會(Kuwait Science Club)主辦,獲科威特埃米爾(國家元首)贊助,是中東地區最大型的發明和創新展覽會之一。今屆展覽會的合作夥伴包括國際發明聯盟協會、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首屆中東國際發明展覽會在2007年舉行,今屆有180名來自42個國家的發明家參與,共展出230項發明。

浸大獲得金獎的四項發明包括:

計算機科學系講座教授張曉明教授的「唇語密碼:可變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項目——可變更的先進唇語密碼以唇部動作為基礎,可提供安全的身份驗證,解決雙胞胎面部辨識的難題。

中醫藥學院教學科研部教授韓全斌教授的「M細胞GP2介導的淋巴靶向藥物載體」項目——以中草藥黃芪的多醣增強口服疫苗的效用,為淋巴疾病提供新的治療方案。

化學系副教授梁湛輝教授的「可持續及節能的熱穩定色素塗層的應用」項目——可提升物料的強度、耐用度,以及絕緣、防水和抗腐蝕性能的納米科技,能降低保養物料的成本,延長結構壽命。

生物系副教授趙峻教授的「以生物質廢棄物生產綠色氫氣:開創可持續能源生產的先進技術」項目——利用催化劑以高效率和環境友善的方式,把生物質廢料轉化為高生產量的綠色氫氣。

浸大致力成為領先亞洲、立足世界的研究型大學,推動前沿、創新和跨學科研究工作,以突破知識疆界,回應全球議題,為本地和國際社會的福祉作出貢獻。浸大在今年中東國際發明展覽會上獲獎的項目,顯示大學著力把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造福人類。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