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第四屆「新聞工作者訪問學人」計劃開始接受報名

星期三,2025年3月12日

 

第四屆「香港浸會大學新聞工作者訪問學人」(PJF@HKBU)計劃今日(3月12日)開始接受報名。該計劃由黃應士教授捐款創辦,是全港首個同類項目,旨在為在職新聞工作者提供於香港浸會大學(浸大)休假進修的機會,歡迎在本港具規模的新聞機構工作五年或以上的全職新聞工作者遞交申請。

獲選的訪問學人將會以全職學生身份,在獲得授課老師核准後,旁聽浸大任何本科或碩士課程的科目,為期一或兩個學期。計劃將根據訪問學人的薪酬和新聞工作經驗提供相應的津貼,確保他們在休假進修期間得到財政支持。

過去三屆先後有9位優秀新聞工作者參與此訪問學人計劃,分別來自本港的電視台、紙媒及網媒。他們在浸大進修的短短三個月期間修讀了不同的課程,涵蓋人工智能、數據科學、事實查核、商業、品牌營銷、新聞、公關、廣告、心理、中醫、歷史、人文、創意寫作、視覺藝術、電影、文化和語言等範疇。

第三屆訪問學人、雅虎香港首頁、新聞及媒體發展主管吳嘉龍先生表示,在浸大學習到的新知識,以及與新聞系學生的分享和討論,對其處理日常工作帶來重要的啟發和幫助。另一位同屆訪問學人、《香港01》攝影記者兼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前主席鄭子峰先生則指出,與師生的交流互動,讓他獲得許多新想法和觀點。

浸大新聞系系主任暨專業應用教授李文教授形容,「香港浸會大學新聞工作者訪問學人」計劃是一個雙贏計劃。一方面,訪問學人可以趁機充電,在浸大校園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這些資深媒體人在校園分享豐富的實戰經驗,也令浸大師生獲益良多。

計劃創辦人兼捐助人黃應士教授鼓勵各大傳媒機構提名員工參加今年的計劃,他表示:「希望香港的新聞工作者藉此機會重返校園,學習新聞以外的知識,拓展視野,並在返回工作崗位後,將所學成果回饋其服務的機構以至整個香港傳媒行業,從而推動業界的進步和長遠發展。」

黃應士教授為浸大榮譽社會科學博士、榮譽大學院士,以及香港浸會大學基金永遠榮譽主席。他曾分別於1970年代及1990年代兩度在當時的浸會學院全職任教,先後擔任傳理學系第二任系主任和傳理學院首席講師。黃應士教授致力於新聞教育和新聞工作逾半世紀,被譽為「香港電視新聞教父」,並於1998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銀紫荊星章。

黃教授更在2020年慷慨解囊,向浸大傳理學院捐贈5,000萬港元,設立以其已故妻子為名的黃沈慧珍紀念基金,以推動學院的策略發展及新聞教育,是學院有史以來獲贈的最大單筆捐款。創立於2022年的「香港浸會大學新聞工作者訪問學人」計劃,是黃沈慧珍紀念基金支持成立的其中一個特別項目,標誌著傳理學院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第四屆「香港浸會大學新聞工作者訪問學人」計劃截止報名日期為2025年5月12日。欲了解計劃的更多詳情,可瀏覽計劃網站

歷屆訪問學人的訪問短片可按此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