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成像中心」推动跨学科研究

2024年1月31日

浸大全新的中央研究设施「生命科学成像中心」,将开拓知识创造的领域,配合大学的十年策略发展计划,推动跨学科教育和研究,培育有能力领导未来的学生。

中心设有多项先进的脑部成像设施,包括配备强力静态磁场的「磁力共振成像」(MRI)扫描仪、「脑电图仪」(EEG)、「功能性近红外光谱仪」(fNIRS),以及「经颅磁刺激」(TMS)系统。中心总监兼物理系系主任周昌松教授表示,该中心探索广阔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包括健康医学、神经管理学、神经营销学、神经美学以及其他范畴。

来自不同范畴的浸大学者采用中心的先进设施,启动多项创新的前瞻性研究。周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利用MRI和TMS设施来识别大脑网络调节神经认知与治疗神经性精神疾病的各种策略。TMS系统使用非入侵性的电磁脉冲刺激大脑特定的区域,让研究团队可透过抑制或激活方式,调节大脑活动。

另外,物理系助理教授田亮博士与团队探讨人体肠道菌群与饮食偏好及脑活动的关联。研究对象于生命科学成像中心接受功能性磁力共振成像(fMRI)和EEG大脑扫描,以测量他们对选择某类食物的认知控制和冲动。此项目旨在开发能针对肠道微生物的膳食,以改善人类健康。

该中心致力推动科研发展,加深大众对社会科学、艺术、创意、人文等领域,以至其他对社会带来深远和实质影响课题的理解。中心副总监余荣军博士探索领导者的神经结构,透过使用fMRI结合真实仿真任务,以了解变革型领袖的神经机制及思考模式。

协理副校长(跨学科研究)、创意艺术学院创院院长潘明伦教授,与音乐学院助理教授Liila Taruffi博士合作研究音乐合奏中的脑间协作行为。研究团队运用 fNRIS测量单簧管二重奏音乐家的大脑活动,探索音乐家之间的「脑间同步」与演奏表现的关联,以及它与演奏合拍性的关系。

通过神经科学和中心的先进成像技术,显示浸大致力为跨学科研究创造最佳条件,将不同范畴的学者和研究人员连系起来,共同响应重要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