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與知識轉移 造福世界

Changing the world through impactful research and knowledge transfer Changing the world through impactful research and knowledge transfer
研究表現獲肯定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於2021年5月公布「2020年研究評審工作」結果,浸大在多個範疇表現出色,研究水平備受肯定。

浸大的學科涵蓋所有41個評審單位中的24個,在個別評審單位有較突出表現,包括:

  • 以國際卓越(三星)及世界領先(四星)水平的研究項目比例計算,浸大在傳理及媒介學(81%)、區域研究、文化研究及其他文學/人文學(73%)、音樂及表演藝術(76%),以及體育、運動、 康樂及體力活動(69%)等四個評審單位均在各院校中表現最佳;
  • 以世界領先(四星)水平的研究項目比例計算,浸大在翻譯(34%)和音樂及表演藝術(45%)評審單位在各院校中表現最佳;
  • 在電腦科學/資訊科技評審小組中,有95%研究項目達國際卓越(三星)及世界領先(四星)水平,接近各院校的最佳表現。

是次評審工作結果,確認了浸大在藝術、人文、傳理及媒介、體育、中醫藥等方面的優勢,浸大會繼續善用其強項範疇,在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分析的尖端研究支援下,進一步開拓知識領域。

領先的藝術創意技術研究

融會藝術與科學 演繹氣候變化

Blending art with science to reflect on climate change Blending art with science to reflect on climate change

音樂系、視覺藝術院及計算機科學系學者合作開展跨學科研究項目「Space to Breathe」,收集社交媒體上有關香港及中國內地空氣污染的評論,再進行大數據分析,並將科學數據轉化為藝術創作,推出多媒體音樂作品《空氣頌》。表演融合全像投影歌聲演出、光影裝置及大數據,啟發觀眾反思氣候變化問題。

探索人類與機器的界線

浸大的音樂家與藝術家利用人工智能進行藝術創作,探索機器學習在音樂和其他不同創意藝術範疇的應用。研究團隊採用演算法結構來模仿和產生聲音,並希望透過現場演出的形式來探討和融合人類與機器之間的界線。

浸大與清華大學成立人工智能創意藝術實驗室

浸大創造性智能實驗室與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於2021年1月簽署合作協議,成立一所實驗室,研究人工智能於創意藝術的應用。在協議下,浸大與清華大學將會在廣泛的科學及藝術領域進行協作研究,並結合各自的優勢,就人工智能藝術創作,尤其音樂創作和表演開展有影響力的研究。

HKBU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to establish AI Laboratory for Creative Arts HKBU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to establish AI Laboratory for Creative Arts
醫療保健新突破
Rethinking the diagnosis of prostate cancer Rethinking the diagnosis of prostate cancer

診斷前列腺癌新方法

黃嘉良教授(化學系)與香港中文大學研究人員共同研發「精胺風險評分」,配合尿液測試,為診斷前列腺癌提供一個非入侵性和更可靠的新方法。普遍用作診斷前列腺癌的醫療程序為血清前列腺特異抗原血液(PSA)測試,而「精胺風險評分」則可彌補PSA測試的不足,並更準確地評估病人的前列腺癌風險,讓部分病人避免進行非必要的前列腺活檢程序。

治療三陰性乳癌的全新標靶療法

卞兆祥教授與關曉儀博士(中醫藥學院)聯同康奈爾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發出治療三陰性乳癌的全新標靶療法。研究人員以聚酯脲氨酯為基礎,設計出一個附有葉酸及精氨酸的納米載體,能更有效地針對並運送中藥成份藤黃酸至三陰性乳癌細胞,同時減低其對治療目標以外器官的傷害。

Novel targeted therapy for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Novel targeted therapy for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嶄新納米材料有助診斷阿茲海默症

 Using nanomaterials to detect Alzheimer's disease  Using nanomaterials to detect Alzheimer's disease

由黃文成教授和李紅榮教授(化學系)帶領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嶄新的納米材料,有望為阿茲海默症的診斷技術帶來突破。這種納米材料可用作磁力共振掃描的顯影劑,實時顯示及探測阿茲海默症主要標記物「β- 澱粉樣蛋白」在腦內積聚的大小和數量。研究團隊的實驗亦發現經改造的納米顆粒,能有效抑制「β- 澱粉樣蛋白」的積聚過程及神經毒性。

中藥新複方治療阿茲海默症效果顯著

李敏教授(中醫藥學院)帶領研究團隊,研發名為「神經防禦方」的中藥新複方,在臨床前的阿茲海默症小鼠模型實驗中,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由六種中藥組合而成的新複方,將小鼠「β-澱粉樣蛋白」聚集和異常「過度磷酸化Tau蛋白」的沉積水平,明顯地減少三至四成。實驗結果亦顯示該複方有效地改善患病小鼠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shows promising result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shows promising result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Hyocholic acids show promise in predicting and treating diabetes Hyocholic acids show promise in predicting and treating diabetes

豬膽酸可預測和治療糖尿病

由賈偉教授(中醫藥學院)領導的一系列研究發現,膽汁酸及其衍生物(統稱為豬膽酸)對調節血糖水平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並可作為二型糖尿病的有效風險指標。

發現癌症對腸道菌群結構的影響

賈偉教授及其團隊研究腸道菌群的結構在結直腸癌和肝癌的不同階段會如何變化,原因是腸道菌群的病理變化而引致的腸道炎症,正是兩種癌病的共同發病因素。據研究團隊的觀察,從癌症的早期到晚期的過程中,腸道菌群的平衡狀態會出現正常到發炎、至炎症減弱的變化,因而衍生出一個科學假設,就是腫瘤的存活取決於較少促炎菌屬的腫瘤微環境。

傳統中醫複方有助預防中風

翁建霖教授與施祖榮博士(生物系)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以傳統經典中醫複方「安宮牛黃丸」作預防性用藥,能明顯改善缺血性中風大鼠的腦損傷水平,研究成果有望證實「安宮牛黃丸」能有效預防中風的發生。

成立中藥創新研發中心

中醫藥學院獲得創新科技署「Health@InnoHK」創新平台撥款,於2020年9月在香港科學園成立「中藥創新研發中心有限公司」,旨在提高臨床前和臨床中藥研究的質量,並將結果轉化為面向國際市場的藥品,藉以推動以中草藥為基礎的藥物發展,同時作為一個促進本地和國際研究人員、機構和行業之間合作的戰略平台。

開拓知識領域

研究深海生物的基因組特徵

由邱建文教授(生物系)領導的一項研究,揭示了深海蜆與其鰓中的化能自養細菌如何適應在深海的極端環境中生存。研究團隊檢視了白瓜貝的基因組特徵,發現多種讓牠們能夠適應極端深海環境的特徵,包括白瓜貝不再以浮游植物為食物,演化至依靠細菌供給養份,以及在白瓜貝體內發現血紅蛋白基因。

Unlocking the genomic secrets of deep-sea organisms Unlocking the genomic secrets of deep-sea organisms

中國熱浪加劇

李劍鋒博士(地理系)參與的一項研究發現,中國在近數十年來發生的熱浪變得更強烈、更持久、更頻繁,觀測數據和模擬數值均顯示,人類感知的高温熱浪於1961至2012年間的發生概率上升了一倍。另外,當中國的暖化水平達到攝氏3.5度,熱浪發生的風險相比於前工業化時代大增11.95倍。由於人類活動導致暖化,華南地區的熱浪加劇程度最為明顯,需要加大適應和緩解的力度,才能抵消因城市擴張和污染導致的氣溫升幅。

互動歷史地圖還原「香港保衛戰」真相

Bringing the history of the Battle of Hong Kong to life Bringing the history of the Battle of Hong Kong to life

鄺智文博士(歷史系)及其研究團隊開發電子互動歷史地圖,為「香港保衛戰」(1941 年 12 月 8至 25 日)戰役還原真相,並展示歷史資料和證據。團隊利用兩年時間蒐集、研究和分析第一手史料,目前正在設計教學資源,以培訓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一起使用地圖。

 

近代歐洲聾啞畫家的過去

Angelo Lo Conte博士(視覺藝術院)就藝術與殘障展開研究,探討近代歐洲聾啞畫家如何透過藝術克服殘障帶來的困難,加深了現代人了解殘障及藝術創作的關係。

正念和創意在職場上的關聯

來自工商管理學院和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的研究團隊發現,正念能夠幫助員工構思點子、找出問題癥結,並能更輕易地搜尋和解讀資訊,具備正念的員工較能接受慣常以外的構思,有助他們更靈活參與創作的過程。

推進對中國電影導演的認知

透過題為「網絡中電影作者論的重新談判:中國導演、全球粉絲、參與的政治」的研究,劉慧嬋博士(電影學院)探討中國導演或電影作者在參與式網絡中的存在,以及分析他們的地位及與觀眾的互動。研究聚焦在四位著名導演,探討他們在網絡中的導演名聲及其風格的變化。

Exploring the presence of Chinese auteurs in cyberspace Exploring the presence of Chinese auteurs in cyberspace
Strategic AI collaboration with Huawei Strategic AI collaboration with Huawei

與華為合作研究人工智能

浸大與華為簽訂合作備忘錄,開展人工智能領域的科研合作,致力培養本地創科人才,共建可持續的人工智能生態圈。雙方將在人工智能、信息及通訊技術、新材料、能源及相關領域開展全面合作研究,並為未來建立「香港浸會大學—華為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奠定基礎框架。

轉移知識 惠及社群

助新冠肺炎病癒人士康復

Rehabilitation for discharged COVID-19 patients Rehabilitation for discharged COVID-19 patients

浸大的科學家和健康領域專家組成跨學科團隊,推出「香港新冠復康行動」計劃。由於新冠肺炎病癒人士或會經歷許多令人身心虛弱的變化,例如呼吸急促、肺功能受損、抑鬱等,浸大的計劃結合心肺及阻力運動訓練和中草藥的使用,改善他們的復康質素。領導跨學科團隊的專家學者為副校長(研究及拓展)郭毅可教授、Julien Baker 教授(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卞兆祥教授與賈偉教授(中醫藥學院)。

 

浸大人工智能升級技術獲「安心出行」採用

浸大研發的保障私隱人工智能升級技術,獲政府採用於新冠病毒風險通知流動應用程式「安心出行」。此技術由徐建良教授(計算機科學系)領導的團隊開發,原為應用於浸大校園、全港首個新冠病毒風險警示系統「BU-Trace」而研發。在採用升級技術後,「安心出行」現在可運用嶄新的人工智能演算法,配合手機內置的加速計,監測用戶的活動模式,在毋須點擊手機屏幕的情況下,自動記錄用戶離開的士的時間。

LeaveHomeSafe adopts AI-enhanced technology developed by HKBU LeaveHomeSafe adopts AI-enhanced technology developed by HKBU
Understanding vaccine hesitancy Understanding vaccine hesitancy

研究「疫苗猶豫」現象

系統健康研究實驗室、傳理與影視學院和計算機科學系的學者參與跨學科研究,推出「助減香港市民疫苗猶豫」研究計劃,探討與分析導致「疫苗猶豫」的相關因素。研究團隊建議公共衛生專家應強調疫苗帶來的保護作用,並策劃更有效的疫苗接種溝通策略。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下的文化角色

浸大於2020年9月舉辦「疫情以外:新冠肺炎的文化剖析」網上國際研討會,匯聚世界各地超過1,300位參加者,從文化視角審視和反思新冠肺炎大流行。是次研討會由文學院主辦,邀得五位世界知名的專家發表主題演講,探討新冠病毒流行病學和趨勢,以及與病毒大流行相關的人類與道德問題。

透過知識轉移合作項目連結社群

張小燕教授和郭禧雯博士(運動、體育及健康學系)與鄰舍輔導會安老服務部合作,為長者及其照顧者提供跆拳道訓練。該項目改編了一套適合長者的跆拳道訓練課程,並研究跆拳道和改良版跆拳道對長者的生活滿意度、認知功能和身體機能的影響。研究結果將有助服務提供者評估為老年人提供跆拳道訓練和改良訓練的可能性。

麥金華博士(宗教及哲學系)為香港聖經公會的展覽設計了一個導賞員培訓計劃,從而向公眾推廣中文聖經的歷史。麥博士把與展覽主題相關的研究成果,融合於培訓計劃的課程內容中,加強導賞員對展覽主題的知識,並提升他們對歷史文物保育的認識,有助他們向公眾解釋展覽內容。

郭偉聯博士(宗教及哲學系)與基督教救援及發展機構施達基金會合作,為教師、社工和宗教工作者制訂「建設和平計劃」,以紓緩社會運動後因政見不同而造成的社會問題和分歧。該計劃提供情緒健康、創傷後自助和靈性指導,並參考教師、社工和宗教工作者在參與計劃時所表達的意見,制訂工作坊內容和活動手冊。

與殘疾人社群合作促進社會對話與共融

Benedict Rowlett博士(英國語言文學系)帶領浸大學生和殘疾演員,透過「一人一故事劇場」參與戲劇表演,藉以鼓勵有意義的交流和促進個人成長。「一人一故事劇場」為一種即興戲劇形式,演員需要聆聽和理解觀眾現場講述的故事,然後運用一系列表達方法和技巧來把故事重新演繹。該項目除了鼓勵觀眾反思關於殘疾和身份等議題在社會上的規範定義和刻板概念,亦有助他們更加欣賞和理解共融和多元社會的意義。

Working with the disabled community to advance social dialogue and inclusivity Working with the disabled community to advance social dialogue and inclusivity
Fighting fake news Fighting fake news

應對虛假新聞

為應對虛假新聞的散播,傳理與影視學院的專家學者於2020年底成立了「香港浸會大學事實查核中心」,提供具權威性、專業和不偏不倚的事實查核服務,並在數碼時代提升公眾的傳媒素養。中心為香港首個系統化、並由獨立學術機構設立運作的事實查核服務,服務特點是高度透明,並結合最新的新聞與傳播學研究,未來將以人機混合智能系統為發展方向,體現出智能事實查核的創新理念。

 

守護精神健康

潘佳雁博士(社會工作系)帶領社會工作系和計算機科學系的團隊,於2021年初推出為有社交焦慮的人士而設的「自在社交」網上認知行為治療計劃。計劃運用虛擬實境技術,根據一些容易引發社交焦慮的日常情況而設計虛擬場景,參加者可透過虛擬實境暴露治療,在輔導員指導下,學習應對社交焦慮。

 

Easing mental health issues Easing mental health issues
創業教育與活動

在新常態下推展創業培訓

儘管新冠肺炎為2020-21學年的活動帶來龐大挑戰,知識轉移處仍籌辦了185個線上與線下的創業活動,以及與香港及海外合作夥伴合辦的培訓課程,共有逾10,600名學生人次參與。

Student team wins top prize at Hong Kong Techathon 2021 Student team wins top prize at Hong Kong Techathon 2021

學生團隊於2021香港科技馬拉松獲獎

由工商管理學院研究生Jovan Trajceski和Irina Flamme設計的創新項目「RoboHire」在2021香港科技馬拉松的人工智能與金融科技組別勇奪冠軍。香港科技馬拉松由香港科學園與香港多間大專院校合辦,於1月舉行為期七天的創業挑戰賽,設有四個組別,分別為新一代技術、人工智能與金融科技、智慧城市,以及社會影響與健康技術。比賽共獲得逾1,000名參加者提交超過100個項目競逐。

浸大初創企業獲創業計劃支持

五間浸大初創企業成功取得香港科學園「創業前期計劃」(STEP)支援。STEP計劃為有志於科技研發的初創企業提供為期一年的全方位創業支援,包括高達港幣十萬元的種子資金,以及指導與培訓計劃。

另外兩間初創企業亦成功獲得「數碼港創意微型基金」支持。該計劃支持具潛質的數碼科技創新概念及早期初創企業發展,初創企業可獲得港幣十萬元基金,在六個月計劃期內完成及推行項目。

2021 SEED培育

浸大「SEED計劃」其中一項核心項目「SEED培育」,旨在培養學生對創業的抱負,並透過提供培訓工作坊和經驗分享講座,提升學生創業的知識與能力。項目於2021年4至7月期間,共舉辦三個系列的培訓活動,包括Startup Training Series(創業培訓)、Meet the Boss Series(與老闆會面)及Startup Saturdays 2021(2021年創業星期六)等。

SEED Incubator 2021 SEED Incubator 2021

Startup Training Series舉辦了四個研討會,培養學生的創業技巧,以應對在創業過程中遇上的種種挑戰。研討會的主題涵蓋當前趨勢、社交媒體策略、學生創業經驗分享,以及智慧商務等。

Meet the Boss Series旨在加深學生對文化產業、餐飲和網購業務的瞭解。活現香港、Cafe REVOL和GeTheMall的創辦人通過Zoom軟件和預先錄製的影片向與會者分享知識,約300名學生參與講座,以了解他們寶貴的營商經驗。

Startup Saturdays 2021計劃為參加學生提供專家指導和種子基金,支援他們的創業體驗。參加者經過兩輪配對和模擬匯報後,可向評審團展示他們的方案。五支獲獎隊伍分別是Umirror(於真實環境開發擴增實景系統)、Civio(拍攝個人簡歷影片)、PetPetUnion(為寵物和寵物主人提供活動)、iRetireeHK(旨在提升年輕人和長者心理健康的手機應用程式)和 HyGGE(製作香薰蠟燭),各得港幣三萬元種子資金來開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