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焯博士 何子焯博士
何子焯博士

榮譽社會科學博士 (2021)

香港浸會大學善衡校園外的一塊牌匾上,刻有何子焯博士先父的名字,這是因為何氏家族多年來以眾多方式鼎力支持浸會大學的發展。樂善好施,尤其致力奉獻於教育事業,已成為何氏家族的傳統。何博士及其家族的慷慨捐獻,使我們的同學每天得以享用善衡校園的各項設施。過去35年來,何子焯博士先後向本校慷慨捐助各項校園發展計劃,包括偉衡體育中心,以及在1992年鼎力支持浸會大學逸夫校園思齊樓的落成。除浸大外,何博士亦大力捐助其他院校,包括香港中文大學的善衡書院及何善衡工程學大樓、香港科技大學的何善衡體育館、前稱恆生商學書院的香港恆生大學。何博士對其母校嶺南大學的捐獻也不遺餘力,除資助嶺大在1995年興建新校園外,其所屬的嶺南教育機構也同樣受惠。

何博士為何如此傾力支持教育呢?當你知道恒生指數起伏不定,就會知曉投資知識類產業,並非保證定能獲得金錢回報。我們探索未知,結果不一定成功。我們教育年輕一代,也未必所有人都能出人頭地。縱使如此,何博士深信教育可以改變生命,也可以改變整個社會的命運。而何博士的一生,以及他在商界取得的成就,就是體現何博士這一信念的寫照。

何博士祖籍廣東番禺,1922年生於香港,就讀於培正中學。1942年,他入讀廣東嶺南大學,主修經濟;1947年畢業於北京燕京大學。隨後他赴美國首都華盛頓天主教大學繼續深造,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何博士在年輕時,曾先後在美國和泰國工作,直到1957年才返回香港,加入恆生銀行任職。這時的恆生銀行,已經從1933年創辦時上環的一家外匯兌換店,變成一家商業銀行。在何博士的領導下,恆生銀行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成為香港最具規模的華資銀行。1969年創立的恆生指數,不僅成為反映香港股市行情的指標,更不時被形容為香港的開心指數。自八十年代起,何博士擔任伯利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主席,帶領公司成為行內的翹楚。何博士目前擔任何善衡慈善基金會主席。基金會一直支持中國及其他地方的各類慈善事業,其中以教育、科研及醫療服務為主。而在香港浸會大學,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曾先後資助擴建校園、大學發展及創新科研項目。該基金會也是香港浸會大學基金永遠榮譽董事之一。去年,當眾多浸大學生被迫在家上網課、遠離朋友和同學之際,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捐資設立「何善衡學生交流獎學金永久基金」,繼續支持學生的海外交流,擴闊視野。

何博士對醫學的發展和人才培育一直大力支持,其中他對中醫藥的重視更推動了相關工作的不斷開展。1999年,何博士捐助香港浸會大學和北京清華大學聯合成立中醫藥研究中心。自此之後,浸大的中醫藥及生物醫學雙學位課程已畢業了數以千計的學生。目前浸大經營10間中醫診所,全新的中醫醫院也剛在將軍澳動工興建,預計在2025年投入使用。屆時,浸大將根據公私合作計劃,為醫院提供營運服務。在校園以外,何博士的捐助,也讓香港大學的醫科學生得以享用宿舍設施。他還資助了香港醫學專科學院的建立。在內地,何善衡慈善基金會的捐獻,讓廣州醫科大學神經科中心及中山大學醫學樓得以落成。北京醫科大學也受惠於何博士的慷慨捐助,購買了先進的醫療設備。

何博士身兼香港公益金名譽副會長,一直透過何善衡慈善基金會,捐助社會上不同的社會福利項目和非政府組織,受助對象涵蓋提供兒童服務、長者服務、社會福利、醫療及康復服務的機構,其中包括耆康會何善衡夫人敬老院和沙田突破青年村活動禮堂,可見何博士的善心善舉無遠弗屆,青年和長者同樣受惠。

為表揚何子焯博士對教育、醫學研究及慈善事業的慷慨奉獻,以及他對年輕一代和香港未來的信心,香港浸會大學特頒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予何子焯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