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應士先生 黃應士先生
黃應士先生

榮譽社會科學博士 (2020)

當一個人被冠以「教父」這個外號,你可能會聯想起一位極具威嚴的人物,統領著一幫桀驁不覊卻獨當一面的部下在四海縱橫。如果你認同這一想法,那麽黃應士就絕對可以稱得上是香港的「新聞教父」。他在重塑香港新聞業界的過程中居功至偉,把「愛穿牛仔褲且好杯中物」的一群游兵散將,改造成爲一支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新聞採訪隊伍。黃應士是讓記者配備學識,把新聞變成專業的關鍵人物。

黃應士的新聞之路絕非平坦。正如許多香港的家長一樣,父親本來希望兒子可以成爲一名醫生,但他生物科成績不及格,及後被勸説改學工程,但在幾何學科他也過不了關。最後黃應士選擇跟隨心之所向,負笈美國密蘇里大學修讀新聞學。1959年畢業後,他獨自到美國中西部肯薩斯州一個小鎮開始他的記者生涯。受過正統新聞教育和訓練,早年穿州過省甚至上越戰戰場等深刻的採訪經歷,在黃應士心中種下了新聞是為大衆和社會服務的信念,根深蒂固,由始至終,堅守不渝。「是你選擇了行業」,他説,「但假若你沒有勇氣和信念堅持下去,你就不屬於新聞界」。1966年,他獲推薦成為美國史丹福大學第一位華裔專業新聞院士。

要知道那是越戰正酣之際,美國舉國上下都在質疑國家定位和探索前路應該何去何從。黃應士回憶說:「那時候從事新聞報道工作,無疑極具挑戰,同時對記者知識水平的要求亦十分之高。」

故此當他在1968年回流香港加入一家英文報社工作時,對只有極少數的同事曾接受過大學教育感到相當意外。黃應士在這家英文報社身兼兩職;一份薪水,雙份工作。在大白天,他是負責分派記者日常工作的採訪主任。到了晚上,他變成負責把關審稿的執行編輯,直至報紙大樣最終定稿並付印,他才能稍事休息。

除了每天在報社長時間工作,黃應士還在香港浸會學院擔任客席講師,當時的浸會學院是全香港唯一一所提供新聞教育課程的高等教育學府。兩年後,他成了浸會學院傳理系的全職教員,並在1974年出任傳理系系主任一職。他有份制訂的新聞課程,不但教育未來的記者應該如何認識和服務他們身處的世界、如何報道及製作專業的新聞内容,他更創辦由傳理系學生一手包辦編採和出版工作的學生報章,讓學生把所學所聞實踐出來,傳承經驗。該份學生報章目前仍在運營當中。

多年來他教導過無數學生,部份早已在香港或大中華地區的新聞界及傳播界以至其它領域擔任領軍人物,包括現任廣播處長、香港主要電視台的新聞總監,跨國傳訊公司創辦人以及在不同地區的政府任職的主要官員等,一些畢業生則選擇成爲負起教育第四權行業未來新一代的新聞學者。

黃應士對新聞教育的貢獻,多年來廣受認同。他在2008年獲香港浸會大學頒授榮譽大學院士,同時獲邀擔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的榮譽教授,並在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擔任顧問教授。在1998年,黃應士獲香港特區政府頒發銀紫荊星章,以表彰他致力推動香港新聞和大眾傳播事業的發展。

黃應士從學界踏進電視新聞行業幾乎純屬偶然,惟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當毛澤東在1976年去世,時任無綫電視翡翠台的新聞主播在直播節目中宣稱「全港市民同聲一哭」,事後證明顯然並非所有人都認同這番表示。有關言論引發一些憤怒的市民聚集在無綫電視總台門外抗議,為此,無綫電視的管理層急於物色一位能夠重新樹立新聞專業標準的領軍人物。當時黃應士因患潰瘍正在醫院就醫,時任無綫電視總經理親自來到他病榻前力邀他加盟,她提出了一個令他難以推卻的條件 — 享有全權去改革電視新聞。這不僅是一份要挽回無綫電視的聲譽的工作,還是一次真正可以為香港大衆和社會服務的上佳機會。隨後數年在黃應士的領導下,以往衣著邋遢的電視新聞記者和攝影師,變身為衣履無塵,悠然挺立的專業新聞工作者。而原本黑白無聲的片段也變爲帶有現場收音的彩色錄像,隨著每天傍晚「六點半新聞報道」節目音樂的響起,準時精確地將新聞事件傳送至人們家中客廳的電視機。過去只提供平鋪直敘每日事件的報道,也變成深入淺出、分析利弊、並以多方視角去呈現事件以供觀眾思考。緊扣時事的新聞內容與全港觀衆息息相關,無綫新聞由此贏得香港市民的信賴,收視率節節攀升。

在1978年,丘比特讓黃應士再踏足美國。他跑去洛杉磯一家報社任職,每逢周末的休息時間,黃應士會通宵達旦跳上飛往達拉斯的夜機,趕去與他當時的女友沈慧珍相會。她後來也就成爲與他相濡以沫四十載的一生摰愛。1980年,黃應士接任無綫電視新聞部新聞總監,與太太重返香港。每到農曆新年,夫婦倆都忙於在家中招待到訪的記者同事朋友們。時光荏苒,新聞部同事的下一代也都陸續亮相。一張張攝於農曆新年的集體合照滿載了歡笑和愛,也記錄了黃應士伉儷在眾多的門生中所贏得的尊重和愛戴。

黃應士在新聞事業生涯中最艱鉅的挑戰,要數1989年6月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發生的新聞事件。當時數以百萬人走上香港街頭,抗議在新聞影片中看到的暴力行徑。當軍隊操上北京的長安大街,黃應士連續32小時與身在首都現場的新聞部經理透過電話聯繋,最後被迫作出讓其所有下屬撤回香港的艱難決定。他表示,「一旦有人受傷的話,我真不知道如何去面對他們的家人」。他就是這樣的上司,一位關心下屬的上司。他執掌的無綫新聞部在他悉心管理下,多年來贏取過無數本地及國際的獎項,包括美國的皮博迪獎,愛德華·默羅獎等等被視為廣播電視媒體界的最高榮譽。

黃應士在2004年榮休,後獲委任為香港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主席。委員會在其後發表的最終報告中明言: 「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是香港市民基本的憲法權利之一。」

無綫電視新聞部採訪車上都印有「無綫新聞 事事關心」的口號,這是黃應士出於關懷之心而提出的理念。不過,其實他最想在新聞部展示的一句說話是「肩上萬斤擔,筆下千鈞重」。他清楚瞭解香港新聞界目前面對的挑戰,他對所有有志投身新聞行業者提出以下的忠告:「夜寢若難安,即猶有不足。但人若有志,萬事有為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