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正確資訊

2022年4月26日

Getrightinfo Getrightinfo
新聞系張昕之博士最近完成的研究審視了公營部門闢謠及澄清手法。

 

香港的新冠病毒確診數字迭創新高,但本地的疫苗接種率相對落後於其他國家或地區。從公共衞生信息傳播角度而言,有關新冠疫苗的不實資訊會導致公眾接種疫苗的意願下降。對此,公營部門必須及時而有效地作出澄清,同時發出清晰可行的指引及行動呼籲。

浸大新聞系助理教授張昕之博士及其團隊在最近一項研究中,調查了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過去一年多的時期内,有關新冠疫苗的不實資訊在香港出現的頻率和傳播渠道,並審視了公營部門闢謠及澄清的手法。

張博士發現,公營部門發表的澄清帖文一般會針對負面內容,例如疫苗的副作用、個人在接種方面遇上的困難、對疫苗的偏見,以及新冠病毒的嚴重性等。反之,疫苗的潛在益處、驅使人們改變行為的行動號召及自我效能等正面內容則相對較少。張博士提出:「一旦喚起了公衆的恐慌,但又缺乏鼓勵人們踏出接種疫苗第一步的指引和鼓勵,可能會適得其反,產生不到預期的效果。」

研究還發現,僅約兩成的澄清帖文有舉出可追溯的外部資料來源,該些資料來源對提升透明度和促進理性討論至關緊要。同時,論點和論據的連貫性也很重要。例如,就「由於長者感染新冠肺炎後更容易出現併發症和死亡,他們更需要接種新冠疫苗」這一論點,雖然帖文有援引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國家有關併發症的統計數據作為支持,卻沒有交代本港65 歲以上人士死亡個案的疫苗接種情況。

研究團隊根據分析提出了一些改善建議。除了為目標受眾提供更適切的信息外,還可以加入更多行動號召和關於自我效能的内容,以鼓勵疫苗接種,並幫助人們獲得有根據的指引,從而在充分知情的情況下做決定。闢謠帖文也應該更具連貫性,並提供可追溯的資料來源,以及與論點相關的數據和證據。

按此了解研究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