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良藥:藝術創作的療癒力量

2022年4月27日

 

不少人都體驗過藝術能令身心放鬆,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藍建文博士正致力探索藝術治療能怎樣改善人的情緒健康,緩解抑鬱。

藍博士表示:「藝術治療是一門相對較新的療法。藝術家、教育家、心理學家和科學家都在探索它如何影響人類的大腦。其實當我們創作藝術時,會同時運用左腦和右腦,所以藝術治療可以連接大腦的不同部分,從而改善人的身心健康。」 

藍博士是藝術治療專家,他會與世界各地的藝術治療師和社會工作者分享專業知識,相關的研究結果可幫助人們面對壓力和抑鬱問題。

他補充道:「我特別專注於研究藝術和精神健康,以及藝術治療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和調節情緒的方式。藝術亦有助於消除外界對精神病患者的誤解,讓患者通過藝術展示自己堅强的一面,擺脫社會標籤。」

應對抑鬱症

抑鬱症是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有 5% 的人口患有此病,香港的情況尤為嚴重,不少研究已指出精神健康疾病在香港相當普及,過去兩年的新冠疫情令問題雪上加霜。

在此情況下,社會上急需具成本效益並以社區為本的非藥物療法,而藝術療法正好滿足此需求。藍博士所做的突破性研究,旨在探索陶泥和混合媒介藝術治療如何改善不同群體的心理狀況,而在學童和專業人士群體中取得的研究結果尤其鼓舞。

在一項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優配研究金資助的研究中,藍博士正進行隨機對照試驗,探索陶藝對香港約 100 名中學生的影響,監測學生頭髮中一種與壓力相關的荷爾蒙——皮質醇的水平。

藍博士表示:「這項研究尚未完結,但目前為止結果是肯定的,且有少許突破。我們發現藝術治療可以幫助學生調節情緒和壓制衝動,並讓他們掌握到控制壓力的竅門。」 

一項針對初中生使用混合媒介藝術的相關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儘管學生面對巨大壓力,但製作混合媒介藝術作品有助他們調節情緒。

「加入了混合媒介藝術製作小組的學生,其頭髮皮質醇水平大幅下降,心理機能也有所增強。」藍博士現正與生物系黃港住教授等一衆浸大同事合作,分析從兩項研究的參與者收集所得的頭髮皮質醇樣本。同時,藍博士正在撰寫最終的研究結果報告。

藝術應用

藍博士走上藝術治療之路,緣於重拾童年時期對藝術的熱情。他在浸大修讀社會工作,畢業後成為註冊社工,但長久以來對靈性和生命意義的追尋,驅使他前赴加拿大修讀神學碩士學位。

後來,他結合對藝術的熱愛和社會工作,在美國取得藝術治療碩士學位,回港後在香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進一步探索藝術治療的應用,並借助不同藝術媒介的專業訓練,輔助他的學術研究。

藍博士隨後陸續開發各種使用到藝術的治療方法,並融入他的社會工作研究和實踐之中。他曾為社會工作者等不同專業人士舉辦工作坊,作為其外展和知識交流工作的一部份,過程中他發現其創新的藝術應用模式和培訓,能提高參與者的專業表現,減少身心虛耗和同情心疲憊,提升專業助人的技能和效率。

「藝術治療是一項專業,與藝術應用不盡相同。我提出藝術應用模型,目的是提高社會工作者、教師甚至是治療師和臨床心理學家的專業技能。」

藍博士還計劃進一步開發有關工具。此前,他已在歐洲和美國的會議和工作坊上作推廣,特別針對不熟悉該模型的藝術治療師。他的研究也引起了關注,曾在《情感障礙期刊》(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等影響力高的期刊發表論文,也在大學教科書《The Neuroscience of Depression》中撰文論述陶藝治療。

增強藝術力量

藍博士在浸大創新服務學習中心(CISL)協助下,推出了廣受歡迎的「Creativity, Wellbeing and Art Therapy」服務學習課程,向學生介紹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一般是碩士級的課程,但學生也可通過這個服務學習課程初步認識這門學科。」

參與課程的54 位同學大多來自社會工作系,也有修讀公共關係、傳播學、藝術、中醫和生物學的。學生除認識藝術治療及其作為治療工具的作用外,還會學習藝術史(特別是印象派時期以後的歷史)、榮格心理學、神經科學和人文藝術。這些基本概念幫助他們了解藝術治療如何提升身心健康,以及在世界各地造成的影響。在課程的尾聲,學生們更在展覽中展出作品。

「要展示全部藝術作品殊不容易,幸而在CISL幫助下,我們趕及在社交措施收緊前成功舉辦了展覽。其實,藝術不僅屬於藝術家,也屬於健康工作者和社會上每一個人。通過課程,學生們體驗到藝術治療的療效,也學習到如何讓公眾認識到藝術應用。」

藍博士強調,未來還有更多工作要做,因為有需要進行更多循證研究來證明藝術治療確實能有效提升身心健康。「這是一項艱巨的挑戰,但我們必需要轉化藝術,使其更加科學化。」

儘管前路障礙重重,藍博士仍對藝術治療的未來發展感到雀躍。「藝術不僅連接大腦不同部份,還可以促成人與人的聯繫,讓彼此迅速分享想法,實在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