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視角分析社會問題

2022年12月28日

 

追求地道旅遊體驗的人喜歡探索當地社區的特色,但遊客湧入可能會令不少城市的面貌轉變。浸大社會學一年級博士生黎梓聰的研究發現,雖然全球人口流動因新冠疫情大受影響,但香港實施的旅遊限制反而加劇了本地舊區的變化。

在國際研討會「Doctoral Symposium: Global Perspectives on Social Problems, Policy, and Practice」上,四名浸大博士生分別發表研究成果,梓聰是其中之一。研討會由浸大、美國芝加哥大學、韓國首爾大學和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聯合舉辦,於12月12日至16日在首爾舉行,旨在促進國際研究合作,並藉着學術交流,培養博士生人才。

研討會源自浸大與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協作項目,該項目由浸大社會科學院院長兼講座教授黎永亮教授和社會學系副教授蕭裕均博士領導,並與芝加哥大學皇冠家庭社會工作、政策和實踐學院(Crown Family School of Social Work, Policy, and Practice)Robert Chaskin教授和Colleen Grogan教授合作。

研討會上,來自四所大學從事社會工作、政策和社會學研究的教學人員發表演講,探討世界各地的社會議題。與會博士生隨後按照五個重點研究領域,包括全球化、移民和跨國比較;貧窮與社會發展;兒童、青少年和家庭;健康和心理健康;專業和勞動力挑戰與軌跡,分享他們的研究發現。

梓聰講述了他和同事通過社交媒體數據分析和田野調查,發現香港人在2020年末對深水埗這藍領社區的興趣突然顯著增加。他們認為,本地旅遊愛好者在疫情期間的流動受到限制,因此四處尋求能夠帶來驚喜的體驗,以逃避單調乏味的日常生活,以致簡樸平凡的小區產生紳士化現象。

浸大社會工作學二年級博士生何朗杰在研討會上,則討論個人的社會經濟地位和性別差異對華語社區社會資本所構成的影響。朗杰很感激有機會向來自不同國家的觀眾介紹他的研究工作。他表示:「研討會讓我鍛鍊演說技巧,掌握如何吸引觀眾的興趣,並清楚地陳述我的研究和發現。最重要是我能夠與研究興趣和背景相異的學生進行學術交流,是一次具啟發性的寶貴體驗。」

學生亦考察了首爾不同社區,了解當地提供的社會福利、城市規劃和為移民而設的服務。梓聰從實地考察中比較香港的情況,思考我們可以如何建設更好的社會。他說:「我們參觀的社會服務機構資源豐富,並會用創新和創業的手法來應對社會問題。」

梓聰和朗杰均希望與其他研究人員建立網路,探索合作機會。梓聰稱,參與研討會令他「大開眼界」,亦很高興認識到來自世界各地、研究興趣相近的朋輩,聆聽他們有見地的想法。朗杰也有同樣的感受,他表示:「我們既可了解其他學生的經驗,同時得到他們對我的研究給予回饋,可以助我激發新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