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5日
浸大「中藥創新研發中心」研發治療慢性便秘的中藥,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准試驗性新藥申請,將展開第一期臨床研究,以測試該藥物對健康人士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藥物代謝動力學。
這是香港研發以中草藥為本的新藥,首次獲批准於美國進行臨床研究,為推動中藥標準化和國際化邁進一步。
以中草藥古方為基礎進行研究
慢性便秘是常見的腸胃疾病,資料顯示全球約14%的人口受其困擾,而許多慢性便秘患者因副作用及/或有效性等問題,對現有的治療並不十分滿意。鑑於患者希望有更佳的藥物,中藥創新研發中心基於先前對傳統中草藥古方「麻子仁丸」的先導性臨床研究及基礎研究,瞄準國際市場,研製新藥CDD-2101。
CDD-2101的主要成份包括火麻仁、大黃、厚樸、苦杏仁、麩炒枳實、白芍共六種中草藥。浸大研究團隊與芝加哥大學及澳門大學等合作,依照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對研發植物藥的要求,就 CDD-2101提交試驗性新藥申請,獲該局批准進行第一期臨床試驗。
中藥標準化和國際化的里程碑
浸大協理副校長(中醫藥發展)、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主任、中藥創新研發中心總裁卞兆祥教授表示:「CDD-2101是以傳統中草藥配方結合先進科技研發的創新藥物,並按照國際標準研製。是次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准進行臨床試驗,是香港中藥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亦體現了浸大把中藥標準化和國際化的實力和決心。」
第一期臨床研究預計將於2024年完成,隨後會展開第二期臨床研究,從慢性便秘患者收集藥物安全性及療效數據,之後將再進行第三期大型臨床研究,進一步評估 CDD-2101對慢性便秘患者的治療效益,並監察會否出現不可預知的副作用。
卞教授指出:「藥物研發計劃的最終目標,是收集足夠的安全性和療效數據,以獲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審批CDD-2101成為可銷售的新藥,並在美國售賣。這對於把CDD-2101確立成為獲國際認可、能安全及有效治療慢性便秘的藥物十分重要。預計還需要三至五年時間完成第二和第三階段的臨床研究,之後會整理動物研究和人類臨床試驗的數據,以及藥物生產的細節,向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提交新藥註冊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