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1日
應對可持續健康問題已成為不同界別的當務之急。政策制定者、企業和教育機構都明白到身體、心理和數碼健康之間存在互相影響的關係,以及它們對創造更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未來的影響。
由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主辦的「2024全球可持續發展峰會」於6月10至13日在泰國曼谷舉行,吸引逾3,000名國際學者及專家出席。此次峰會為學術界提供一個互動平台,分享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成果和未來計劃。浸大作為「健康、幸福與人口」研討專題的參與者及主要支持機構之一,通過一系列演講、思想領導力研討以及專題展覽,展示大學在可持續發展和跨學科探究方面力求卓越的承諾。
副校長(研究及拓展)呂愛平教授在會上發表主題演講,重點介紹中國獨特的中西醫結合綜合性醫療體系,以及其推動健康護理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呂教授還分享了他對於高等院校如何能藉着跨學科研究和跨界合作,採用嶄新模式以大幅提升醫療體系的見解。
此外,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系主任、國際奧委會醫學和科學委員會成員雅尼斯‧比斯拉迪斯教授,以其對於運動員心理健康與可持續發展之間微妙關係的研究成果,為參加者帶來啟發。
在領袖專題討論環節,管理、市場及資訊系統學系講座教授兼研發辦公室總監張美君教授,連同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Jason Thatcher教授與昆士蘭大學Marten Risius博士,共同探討在社交媒體領域上建立信任與安全,以及在專業和學術環境中培養可持續的數碼生態系統。
校務研究及策劃處總監牟婧雯博士,獲邀參與大學排名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工作坊及大師班。牟博士分享了如何在策略上倡導可持續發展的真知灼見,涵蓋研究評估的創新方法、優化組織結構和領導策略等主題,以落實可持續發展措施。
浸大學者的分享獲與會者積極回應,顯示大學通過前沿研究,在應對全球可持續發展挑戰方面扮演了重要的合作夥伴角色。浸大的展覽亦充實了演講環節的內容,凸顯浸大在四大研究領域中,致力推動跨學科合作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