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推出教科書及手機應用程式培育中學生新聞素養

星期三,2022年8月31日

 

香港浸會大學(浸大)兒童發展研究中心出版教科書《數碼時代的新聞「識讀」教育》,並推出互動學習手機應用程式「智叻新聞初哥」,於即將展開的新學年向初中學生推廣新聞素養教育。教科書將於9月寄送到各中學。

製作該教科書及手機應用程式,是「促進香港初中學生與新聞正向互動 — 數碼時代的『新聞識讀教育』」跨學科計劃的一部份。計劃獲優質教育基金資助,於2019年展開,為期三年。

該計劃由浸大教育學系副教授顧伊麗博士帶領。計劃團隊其他主要成員包括浸大新聞系副教授宋韻雅博士,以及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副教授(實務)鍛治本正人博士

教科書介紹了新聞素養的基本概念,例如新聞價值、從社交媒體辨別虛假資訊、新聞中的明辨思維,以及私隱保護。該教科書透過一系列真實案例及互動練習,把新聞素養培訓的正面影響注入中學教育,並協助師生獲得所需技巧,以瀏覽及掌控在複雜的新聞及數碼化環境中所接觸到的新聞資訊。

項目團隊亦開發了手機學習應用程式「智叻新聞初哥」,以激發學生對學習新聞素養的認知和興趣。該應用程式的內容包括與新聞素養核心概念相關的五條動畫短片,以及小測試和問卷等各種互動活動。應用程式現可在Apple App Store及Google Play Store免費下載。

顧伊麗博士相信該教科書及應用程式,將有助提高學生對網絡資訊世界的認知。她說︰「科技已大大改變我們接收新聞資訊的方式。在數碼時代的資訊洪流中,學生所學習到的技能有助培養他們接收新聞資訊的良好習慣,例如識別社交媒體上的假新聞。」

兒童發展研究中心項目主任、教科書的主要作者蔡以安女士表示,這些教材十分貼近時事新聞及傳媒的大氣候。她說︰「我們希望這計劃能為教育工作者提供意念,處理學生在社交媒體遇到的問題,並教導學生相關技巧,以成為精明的新聞使用者。」

除了該教科書及手機應用程式,計劃團隊亦自2020年起,為約370名來自七所中學的學生,舉辦一系列新聞素養培訓工作坊,又為300名教師舉辦三場新聞素養教育課程工作坊。

為評估培訓的成果,團隊向101名參與工作坊的學生進行研究,結果顯示他們在參與工作坊後,對假新聞的認識顯著增加,相信假新聞的機會亦降低。部份學生表示更願意向有關當局通報假新聞,過濾失實資訊,並提醒其他人提高警覺。

研究結果反映新聞素養的重要,以及有需要令香港青少年在複雜的網上新聞世界接收資訊時,掌握明辨是非的思考方法。

— 完 —

20220831 20220831
由顧伊麗博士(左)帶領的計劃製作了教科書及手機應用程式,以培育中學生的新聞素養。教科書的主要作者蔡以安女士(右)相信,該計劃可教導學生相關技巧,以成為精明的新聞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