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2025 年 3 月 26 日
香港浸會大學(浸大)文學及社會科學院今明兩天(3月26及27日)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辦第二屆「人文與文化國際研討會:數字未來的願景」。
研討會由孔憲紹慈善基金及浸大創意研究院贊助,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和專家,從人文角度出發,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如何塑造數字未來社會的面貌,同時配合國家科技發展的步伐,闡述其潛在影響與意義。
今天舉行的研討會開幕禮由浸大校董會暨諮議會副主席潘偉賢先生、浸大常務副校長黃定發教授,以及香港藝術發展局行政總裁、浸大榮譽大學院士周蕙心女士主持。
潘偉賢先生表示:「是次研討會是一個寶貴的對話和合作平台,聚焦人文與文化,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和業界領袖提供交流的機會。」
黃定發教授指出:「浸大作為一所國際學府和亞洲領先的大學之一,一直致力推動跨學科教育和研究。」
周蕙心女士表示:「浸大致力推動跨學科教育和研究,充分體現其對人文學科在促進人文發展和文化保育中扮演重要角色,且有著深刻理解。浸大透過融合不同的學科促進創新,為香港及香港以外地區帶來別具意義的改革。」
浸大校長衞炳江教授亦指出,人工智能的普及化,將會加速不同行業及領域的進步,大學的教育方向,亦應該加強學生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訓練及應用。
3月26日的研討會聚焦兩個重要議題,包括「人文及文化在數碼化未來的位置」,探討人文學科如何塑造科技進步,使創新發展合乎人類的需求和價值觀;「被忽略的聲音和人工智能的挑戰」則討論在發展和實踐人工智能時經常被忽略的觀點,以在急劇變化的全球環境中創造更包容和公平的數字未來。
研討會於3月27日的主題將包括「人工智能和跨學科的觀點」,討論人工智能與語言學、創意及文化研究的互動,並展示跨學科方法對人工智能研究和開發的潛力;以及「未來教育的人類思維」,探索人工智能如何影響人類的認知和學習,重點討論教育領域的創新方法。
兩天的研討會雲集多位著名講者發表主題演講,包括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院長黃平教授,以及一眾來自世界知名學府如耶魯大學、哈佛大學的專家學者。
如欲了解研討會的議程及演講嘉賓的討論主題,請瀏覽研討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