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2025年5月21日
香港浸會大學(浸大)與國際翻譯家聯盟及其亞洲中心,以及香港翻譯學會今天(5月21日)起一連三日,在浸大校園舉辦「第11屆亞太翻譯論壇」,匯聚約400位來自亞太及英國、意大利及匈牙利等歐洲地區的翻譯、傳譯、語言科技和學術研究代表,探討人工智能和科技如何連繫並融合語言、翻譯及文化溝通。
論壇的主題為「文化、連通與科技:翻譯社群 創新視界」,開幕禮在今天舉行。籌委會主席、浸大文學及社會科學院語言及文化學部總監暨翻譯、傳譯及跨文化研究系教授潘珺教授表示:「本屆論壇的主題涵蓋翻譯研究人員與業界皆有興趣探究的議題,致力於連結傳統文化視角與翻譯科技創新。」
她表示:「學術討論以外,我們亦希望了解業界在研究和產品及服務發展方面如何運用人工智能與科技,故特別舉辦展覽及以人工智能為主題的工作坊,呈現箇中最新的面貌。整項活動標誌着亞太區翻譯社群合作的重要里程,展現傳統與創新的對話。」
是次論壇設有逾200多個研討環節,讓一眾主題演講嘉賓及與會者討論領域內的最新發展。論壇更特設一系列會前工作坊,邀得輝達、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微軟香港等行業先驅,聯同資深專業人員,向與會者分享觀點;又首設公開展覽,展示業界在融合語言服務和科技上的成果,參展商包括北京東方正龍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一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時空壺技術有限公司。
三年一度的「亞太翻譯論壇」在1995年由國際翻譯家聯盟發起,旨在為亞太地區翻譯界提供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平台。如欲了解活動詳情,請瀏覽「第十一屆亞太翻譯論壇」網站。